当前位置:碳中和文献-->气候变化

91.藏东南察隅河流域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
机构: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农户;;海拔;;藏东南
摘要:气候变化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为了解藏东南察隅河桑曲流域农户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分析不同海拔村庄农户采取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结果表明:该地气候趋于暖干化。不同海拔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类型的选择不受海拔的影响,采取的策略以扩张型策略为主,且农业策略多样性多于牧业策略。应当注意暖干化带来的农作物适种范围、病虫危害、草场质量等方面的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改善。
年:2019
出版单位:高原农业
92.张掖市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机构: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局;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气温;;降水;;气候变化;;相关性
摘要:为了研究张掖市气候变化与植被覆盖关系,选择张掖市1982—2015年逐月NASA 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NDVI与气温、降水的年、季节变化趋势以及NDVI与气候因子气温、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各季节NDVI呈增长趋势,夏季增长最快;年、各季节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上升最快;年降水量呈增长趋势,春、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秋、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增多最大。年和春、夏、秋三季气温与年NDVI显著相关,相关系数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气温与NDVI呈弱负相关。年、各季节降水量与NDVI相关性都不显著。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存在滞后效应,春、夏、秋三季气温与下一季NDVI的相关性显著,冬季相关性不显著。各季节降水量与下一季NDVI相关性不显著。
年:2019
出版单位:中国农学通报
93.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气候变化影响国家脆弱性的研究
机构: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关键词:国家脆弱性;;FSI;;气候变化;;多元线性回归;;K-means聚类;;SPSS
摘要:针对气候变化对国家脆弱性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结果等,运用K-means聚类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构建基于FSI指标的一国脆弱性评价模型和气候变化对FSI指标的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综合运用SPSS及EVIEWS等编程求解,研究得出:在全球范围内,气温变化对国家脆弱性的影响大于降水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同地区气候变化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且气温和降水变化会通过影响经济、政治等指标间接地影响该地区国家的脆弱性.最后结合案例,运用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对一国脆弱性的具体影响方式.
年:2019
出版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94.青岛地区气候变化对动物物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机构: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胶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物候变化;;始鸣期;;绝鸣期;;间隔期
摘要:基于青岛地区气候和动物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气候和动物物候变化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1986—2016年青岛地区蚱蝉始鸣期表现为小幅波动变化,蟋蟀的始鸣期则呈先显著推迟后显著提前的变化趋势,青蛙和家燕的始鸣期均有显著推迟的趋势。以上4种动物的绝鸣期均显著提前,间隔期均明显缩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青岛地区气温表现为显著增温趋势,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均呈显著减小趋势,而降水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小。日照时数的减少对4种动物物候期的影响最大,有利于4种动物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以及家燕始鸣期的推迟;蟋蟀和青蛙的物候期对气温有明显的响应,蚱蝉和家燕对气温的变化不敏感;风速的减小有利于蚱蝉、家燕绝鸣期的提前和间隔期的缩短,但却导致青蛙绝鸣期的推迟和间隔期的延长。多种气候因子共同作用决定了动物物候期的变化。除气候条件对动物物候期变化的影响之外,动物之间食物链的制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物候变化有影响。
年:2019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95.气候变化背景下榆林市参考作物需水量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参考作物需水量(ET_0);;彭曼公式;;小波分析法;;相关分析;;气候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榆林市参考作物需水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便于衡量气候变化背景下榆林市水热资源的演变特征。【方法】根据榆林气象站1959—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平均地表温度、平均气温、蒸发量、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间和平均风速等),采用彭曼公式、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榆林市参考作物需水量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1959—2014年榆林站全年及四季参考作物需水量均呈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分别为30.7、11.4、6.7、5.7、6.9 mm/10 a。全年参考作物需水量突变年份为1995年,春、夏、秋三季参考作物需水量均在1998年发生突变,冬季在1989年发生突变;全年及四季参考作物需水量的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6、28、27、28、26 a,第二主周期分别为8、7、9、8、4 a,第三主周期分别为4、2、4、4、12 a;参考作物需水量与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以及年平均地表温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8、0.223、0.935、0.271、0.940。【结论】榆林站1959—2014年不同时间尺度的参考作物需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平均气温、日平均地表温度是影响榆林气象站ET_0的主要因素。
年:2019
出版单位:灌溉排水学报
96.四川省气候变化风险及适应对策研究
机构:四川省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风险;;适应;;四川
摘要:指出了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研究是区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基于情景模拟成果,分析梳理了四川预估气候变化情势,总结归纳了未来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农业、人体健康、旅游等部门和领域可能造成的风险,并提出了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风险的对策,以期为四川制定适应气候行动方案及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年:2019
出版单位:绿色科技
97.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及林业对策
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国家自主贡献;;气候变化;;林业对策;;林业碳汇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为有效控制气温升高,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世界各国提出了本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目标,并积极采取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部门中,林业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影响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文中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缔约方的自主贡献报告,对世界各国的自主贡献目标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其林业部门的减排目标和对策;经过对各国林业减排目标的归纳总结,提出适合我国实现自主贡献目标的林业发展方向和对策。
年:2019
出版单位:世界林业研究
98.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战伟
机构:许昌学院商学院;
关键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气候变化;;科技投入;;序列DEA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粮食生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0—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HP滤波法分离粮食生产气候产量,并运用序列DEA方法测算是否考虑气候因素两种条件下的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检验气候变化、科技投入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气候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结果具有较大影响,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更低。两种条件下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均呈明显波动性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而技术效率起到阻碍作用。气候变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年平均气温具有正向影响,而年降水总量则表现出负向影响;科技投入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建议】政府应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完善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年:2019
出版单位:南方农业学报
99.基于湖北省十个代表县(市)的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偏向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偏向特征;;稻农;;Binary probit模型
摘要:利用来自湖北省公安县、枝江市等10个代表地区847个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Binary probit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实施的偏向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结论表明:农户实施劳动偏向型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比例最高,且超过65%,而实施技术偏向型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比例最低;气候变化感知、土地转入、户主性别、家庭农业劳动力、接受生产培训等因素对农户实施不同要素偏向型的气候适应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到降雨越来越不规律的农户比未感知到的农户在实施劳动和技术偏向型气候适应性行为的概率上分别高出29.1%和18.8%,发生土地转入的农户实施劳动和技术偏向型气候适应性行为的概率要比未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高出10.9%和7.5%。最后提出了降低适应气候的制度成本、拓宽气候信息服务路径等政策建议。
年:2019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00.5月份气候变化对宝鸡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气候变化;;冬小麦;;产量;;宝鸡地区
摘要:气候变化常常会导致小麦产量波动,5月份为冬小麦生育的关键期,该时段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为显著。为了促进冬小麦产量的提升,利用宝鸡地区2000—2015年每年5月份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数据,与宝鸡地区冬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宝鸡地区冬小麦5月生育的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0℃左右;冬小麦单产与5月降水量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但降水量减少所带来的冬小麦增产并不是无限的;冬小麦单产与5月日照累计时长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但产量会随光照时长逐渐增多,充足的光照对于冬小麦5月生育有重要的意义。
年:2019
出版单位:农学学报

记录总计:11050 条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