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碳中和文献-->气候变化

51.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水储量的影响
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GRACE数据;;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气候环流指数
摘要:陆地水储量(TWS)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研究TWS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循环。本文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与气象资料恢复了2002—2016年我国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运用M-K趋势分析判断陆地水储量与气候数据的趋势,并将具有显著趋势的地域划分为10个关键区域,其中:松花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及青藏高原中部TWS趋于增加(2.76—7.14 mm?a~(-1)),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河流域、天山山脉及雅鲁藏布江流域陆地水储量趋于减少(-1.47—-8.93 mm?a~(-1))。TWS与气候数据、气候环流指数的Spearman相关性的结果表明:TWS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是造成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人口密集区域,人类活动对TWS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如华北平原过度汲取地下水是造成TWS减少的重要原因。
年:2019
出版单位:地球环境学报
52.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气象变化;;人类活动
摘要:利用2002-08~2016-12 GRACE数据扣除泄漏影响得到的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TWS)变化,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长江流域TWS增速为0.13±0.12 cm/a;TWS变化大的区域,如泄漏改正后三峡库区TWS变化由约10 mm/a变为15~20 mm/a,并呈现更大的空间异质性。利用多种气象数据,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角度深入研究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与TWS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TWS变化延迟1~2个月;上游源头处温度是影响TWS变化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加速了上游高山冰川融化,使TWS具有增长趋势;三峡工程的蓄水也导致TWS变化;ENSO是长江流域TWS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年:2019
出版单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53.1989-2018年都匀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李青建 ; 罗红
机构:贵州省都匀市气象局;贵州省黔南州气象局;
关键词:1989-1998年都匀市气候变化;;分析;;降水量;;温度;;光照
摘要:利用1989-2018年贵州省都匀市气象站观测到的气温、降水以及光照数据资料信息,主要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的方法,对都匀市近30年的气温、降水以及光照这几项主要气候特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都匀市近30年的平均气温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现出轻微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也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
年:2019
出版单位:农家参谋
54.1954—2017年平湖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机构:浙江省平湖市气象局;丽水市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特征;;台风;;浙江平湖;;1954—2017年
摘要:利用1954—2017年平湖市国家一级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64年平湖市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利用平湖市重大影响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气候影响变化和重大影响台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平湖市年平均气温及各个季节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略增多趋势;年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平湖市共有8次台风影响较重,对应年份的降水量偏多,日照偏少。
年:2019
出版单位:现代农业科技
55.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稀有种枯蝉分布的潜在影响(英文)
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枯蝉;;气候变化;;昆虫保护;;生态学;;物种分布模型;;黄土高原
摘要:【目的】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预计会是造成很多物种生境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适应能力相对脆弱的地方性物种,预测气候变化对其生境的影响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最大熵模型,对珍稀蝉科中国特有种枯蝉Subpsaltria yangi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生境适宜度进行了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枯蝉主要局限分布于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预计至2050年,即使在温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枯蝉的生境面积也会明显减少。影响枯蝉栖息地分布的关键因素为年平均气温、最冷月的最低气温、最冷季的平均气温和最潮湿月份的降水量。枯蝉现存种群栖息地应当受到保护,甘肃天水和陕西延安地区应作为枯蝉分布的核心区予以保护,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其生境带来的影响。【结论】本研究获得的枯蝉适宜生境分布图可以为该稀有物种的新种群发现、现生种群分布地土地规划管理以及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设立提供重要信息。
年:2019
出版单位:昆虫学报
56.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农牧民开垦的影响
作者:杨柳 ; 阎建忠 ; 王盼 ; 王宏
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牧民开垦;;适应对策;;劳动力析出;;青藏高原
摘要: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对农牧民是否开垦以及开垦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及农牧民如何平衡气候变化带来的开垦机遇、风险和人口压力,仍然缺少认识。以青藏高原的3个典型产粮区域("一江两河"地区、河湟谷地、壤塘县)为研究区,利用605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分析了影响农牧民开垦行为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农牧民感知冬季持续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家庭总人口、抚养比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牧民感知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人均打工年收入、户主受教育水平、是否借贷、居住地距集镇距离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牧民对非农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加之政府的管制,使得开垦现象并不普遍。由于农牧民的开垦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应该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集约化,加强监管,以降低开垦的可能性。
年:2019
出版单位:生态学报
57.河南县2017年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晓敏
机构: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气象局;
关键词:气候变化;;牧草;;影响
摘要:2017年河南县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628.5㎜、日照时数1935.4h,较近30年偏高1.3℃、偏多12%、偏少39%,出现大风、沙尘、冰雹、洪涝等灾害,2017年牧草长势与近10年平均相比,牧草覆盖度下降、产量减少。牧草气候年景综合评定为"平年",牧草采食度评定为"中"。
年:2019
出版单位:农家参谋
58.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1954—2015年临汾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王念 ; 田庆春
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回归分析;;M-K突变性检验;;山西临汾;;1954—2015年
摘要:以临汾市1954—2015年的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M-K趋势检验和突变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临汾年均温在10.90~14.38℃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与我国平均气温增长率相比,临汾温度增幅较大,特别是自1985年以来年平均气温的升高速率更为明显;2006年后临汾年均温略有下降。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M-K突变分析,得到的UF和UB曲线交点在检验范围内,从而可认为临汾市年均温上升现象属于突变。对近60年来临汾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进行回归分析、M-K突变性检验,数据显示,临汾市年降水量波动次数较多,下降幅度小,在若干年份出现突变性上升或下降,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也呈现出整体下降趋势,近几年出现增多,个别年份经检验为突变,其中以冬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显著。个别季节日照时数下降可能与临汾近年冬季大气污染严重有一定关系。本文通过多变量趋势性法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指导性意义。
年:2019
出版单位:现代农业科技
59.气候变化损害救济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发展
作者:何志鹏 ; 马文飞
机构: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巴黎协定》;;损失与损害;;气候变化;;救济
摘要:气候变化所致的损失与损害救济(简称"气候变化损害救济")由来已久,且随着气候灾难频发、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从而逐渐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巴黎协定》虽然将"损失与损害"纳入其中,但是作为谈判各方妥协的结果,在1/CP.21中明确指出该条不提供任何责任和赔偿的基础。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以及气候变化自身"集体性"和"累积性"的特点,气候变化所致损失与损害的国际司法救济已陷入困境。但是随着《巴黎协定》三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损失与损害"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新的国际司法实践的出现使得气候变化所致的损失与损害救济走向了一条主体更加多元化,方式更加全面化的道路,这些新的趋势都使得气候变化损害救济或见曙光。
年:2019
出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60.关于年代际气候变化可能机制的研究
作者:李崇银
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年代际气候变化;;可能机制;;主要海温模态;;气候系统相互关系;;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
摘要:年代际气候变化作为年际和月季气候变化的重要背景,往往影响着年际和月季时间尺度的气候及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年代际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年代际气候变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在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除简要介绍了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将着重就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海温变化模态的影响、气候系统相互关系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大气行星尺度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的影响等。大家知道,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十分重要,但也可以看到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却十分复杂,不少问题还没有搞的十分清楚,需要加大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相信,深入的研究结果必将对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而推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业务预测及其能力的提高。
年:2019
出版单位:气候与环境研究

记录总计:11050 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