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20)
气候变化(4)
碳循环(10)
清洁能源(1)
管理 政策 制度(7)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20条,耗时:0.0739632 秒
1.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
摘要:作为IPCC新一轮气候变化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入了正式的精细化阶段,将在2019年形成最终成果,与现有的《IPCC2006指南》合并使用,为"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巴黎协定》的实施奠定基础。精细化工作分为提供新方法、更新已有内容、补充/澄清已有内容等三大类,共有107个"精细化点",涵盖通用方法论、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国共有12名专家参与此次工作。建议中国科研工作者尽快以英文著述的形式发表相关成果,提高中国文献的引用率;鉴于中国已具备根据最新指南要求编制清单的能力,建议未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尽可能全面转向《IPCC2006指南》及其增补和精细化内容。
年:2018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及原因和影响分析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美国;;气候变化政策;;低碳发展;;全球气候治理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几经调整和翻转,其原因根植于美国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两党执政理念的差别性。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奥巴马"气候遗产"被抛弃,美国处于"气候政策真空"状态。除既有原因之外,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外交战略的整体收缩是此次气候政策翻转的重要原因。研究认为,虽然美国政策调整将给美国低碳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带来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长远看或许并不显著;对我国而言,如果应对得当,美国气候和能源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将是短期和有限的,而且还可能将负面影响转化为正面影响。
年:2017
出版单位:中国能源
3.基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城市化地区和其他功能区碳排放现状——黑黔粤案例研究
作者:朱松丽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主体功能;;低碳发展
摘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依据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切入点,选择其中的城市化地区(重点/优化开发地区)进行社会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现状分析。研究认为,不同城市化地区所承载的城市(镇)化任务是十分不同的:优化开发区应以稳定和疏解人口为主,争取尽早达到排放峰值并下降;重点开发区应是承接非城市化地区人口(特别是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要地区。但是这些地区普遍存在发展后劲不足或发展粗放的问题,进一步吸纳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可能受限。在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增长点和产业低碳化转型是重点开发区承担新型城市(镇)化任务的前提条件。
年:2016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4.利马气候变化大会成果分析
作者:朱松丽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利马气候会议
摘要:利马气候大会在目前政治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2015年谈判和巴黎会议奠定了基础。但成果中也有相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某些字眼的解读可能千差万别,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将导致"2015年协议"和《公约》多边合作机制的约束力越来越弱。
年:2015
出版单位:中国能源
5.能为应对气候变化预留足够的提升空间,巴黎大会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作者:朱松丽
机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摘要: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COP21)正在法国巴黎召开。缔约方大会年年召开,由于种种原因,巴黎会议被寄予厚望。相比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国际低碳发展大环境日益改善,历经4年密集磋商的气候谈判为巴黎会议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各国政府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诚意,因此巴黎会议不会让国际社会过于失望。但是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项持久艰难的工作而言,巴黎会议一定是不
年:2015
出版单位:中国经济周刊
6.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评估结果的解读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IPCC AR5;;WGⅢ
摘要: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首次对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进行了独立成章的评估。主要结论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依然是国际合作主要多边论坛,但对该《公约》基本原则的理解出现分歧,《京都议定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目前国际合作机制在架构和参与主体方面日趋多元化;国际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度不够、遵约机制不健全。一个"自下而上"的全球协议、资金和技术激励可以促进广泛参与,贸易措施的介入可以完善气候政策、促进参与和遵约,《公约》外的各种小多边主义通过对接可对《公约》机制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这些评估结论可能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年:2014
出版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7.关注减缓气候变化
作者:朱松丽
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
摘要: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灾害,已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减缓和可持续发展有巨大协同效应,但也会面临权衡和取舍,新的道路还在摸索之中自从气候变化问题被广泛接受以来,如何减缓气候变化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心内容之一。2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公众,减缓气候变化是一项异常艰巨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到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层面,关系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对工业革命
年:2014
出版单位:浙江经济
8.欧盟对内对外气候变化政策分析
作者:朱松丽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环境中心;
摘要:欧盟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中坚力量。虽然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欧盟引领国际气候谈判的话语权和领导力量有所减弱,经济危机也或多或少影响了相关投资,但欧盟并没有放弃一贯的政治诉求,内部低碳发展决策和行动也没有停滞,并取得了相当成效。这对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特别是如期达成有效公平的"2015年协议"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年:2014
出版单位:当代世界
9.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关键词:美国;;气候变化;;低碳发展;;“轴辐式协议”;;温室气体排放
摘要: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美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一系列新动向,包括发布美国国家气候评估报告(草案)、力促相关行政措施出台、推动中美签署《中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针对德班平台谈判提出"轴辐式协议"全球气候治理框架等。一方面,由于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外交中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这些最新动向仍将对国际气候制度走向和全球低碳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在推动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气候制度和新型中美大国关系过程中,需谨慎权衡利弊,同时,从立法、财税、金融、标准、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切实推进我国低碳发展。
年:2013
出版单位: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10.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路径趋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作者:王文涛 ; 朱松丽
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关键词:气候谈判;;路径趋势;;德班平台;;战略选择
摘要:公约谈判20年见证了不同缔约方力量的消长、谈判集团的"碎片化"和国际减排机制的"退化"。随着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进入深刻的变化和转型过程中,国际气候谈判也在德班会议后迈入了转折阶段。为构建新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构想,欧盟一贯倡导"自上而下"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统一减排框架"安排,以很强的全球协调性、得到普遍认可和追求的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和时间进程表、共同遵守的规则机制、严格的进度报告和核查机制以及遵约机制为其核心(京都议定书是这种机制的代表);美国倾向于"自下而上"减排机制并进一步提出"轴辐式协议"概念,没有或很少涉及到全球协调,各国自行安排相关行动,进展情况由国内核查制度来确定而不接受国际核查,也没有国际遵约机制约束。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决定公约下的"自上而下"机制还应发挥主导作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主要发达国家缔约方在低碳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以及发达国家非议定书缔约方在减排方面的"不作为"是典型的例证。从20年来国际气候谈判的路径和轨迹分析可以看出,气候变化谈判是一个复杂、多边和持续的政府间互动过程,既涉及控制竞争更涉及到协调合作。气候变化问题作为公共问题,是属于全人类的问题,只有达成"契约解",即形成一系列共同遵守并执行的法律制度,"技术解"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建议中国应该站在战略高度,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有力地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朝着更加合理、有效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年:2013
出版单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
2
按检索点细分(20)
作者(20)
按资源类型细分(20)
期刊论文(20)
按来源细分(20)
知网(20)
按年细分(20)
2018年(1)
2017年(1)
2016年(1)
2015年(2)
2014年(3)
2013年(3)
2012年(1)
2011年(1)
2010年(2)
2009年(1)
2008年(1)
2005年(1)
2004年(1)
2000年(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