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6)
气候变化(3)
管理 政策 制度(4)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6条,耗时:0.0219892 秒
1.从国际法形式效力的视角对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的制度反思
作者:吕江
机构: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能源法研究所;
关键词:国际法;;法律形式主义;;《巴黎协定》;;美国
摘要: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然而,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美国并未真正退出该条约。因为《巴黎协定》的条文规定明显限制了美国的退约行为。对此,国际法形式主义理论认为,正是基于法律形式的存在,国际法对美国的退约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制度粘性。未来,对中国而言,一方面,应重视《巴黎协定》后续规则构建中的形式要件,积极把握规则设计的剩余权力。另一方面,也应与美国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与沟通,以期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年:2019
出版单位:中国软科学
2.破解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困局——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
作者:吕江
机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不完全契约;;气候变化谈判;;德班平台;;剩余控制权
摘要:当前,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步履维艰,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制度安排的匮乏。因此,为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亟须拓展必要的制度创新。而契约经济学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前沿成果,无疑有助于揭开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本质,并在一定意义上为未来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旨趣。对此,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应强化对程序性事项的考量,在碳排放的制度设计中密切关注产权安排;同时,在有效防范制度设计对中国套牢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拓展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剩余控制权。
年:2014
出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3.国家核心利益与气候变化立法:在原则与规范之间
作者:吕江 ; 梁晓菲
机构:山西大学法学院;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关键词:国家核心利益;;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法
摘要:在气候变化立法中应彰显国家核心利益原则。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变化已从各个方面触及到国家核心利益,如在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且也是因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以及国内气候变化制度安排与对外合作需要构建起一个衡量的体系和标准。因此,唯有彰显国家核心利益原则,才能为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中的话语权提供不可或缺的制度支持,才能在借鉴和创设不同温室气体减排与适应制度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决断。
年:2014
出版单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变迁史:世界与中国
作者:吕江
机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法;;制度变迁
摘要:气候变化立法的制度变迁在国际上是由科学议题转向政治问题,再由政治问题转向制度安排;而在中国,则是由环境问题转向发展议题,再由发展议题转向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二者在制度变迁方面存在着不同。对此,历史制度主义认为,这种不同的存在是客观的、合理的,是历史情境和制度沿袭的必然结果。基于此,未来的气候变化立法应尊重这种差异性,在防止立法中出现不良路径依赖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立法关键节点的掌控。
年:2014
出版单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科学悖论与制度预设:气候变化的立法旨归
作者:吕江
机构:山西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科学悖论;;制度预设;;气候变化;;立法
摘要:气候变化法的科学性在于能否将科学悖论纳入其中。在当代,科学悖论已成为一种技术进步与科学创新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无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预设,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之际,气候立法科学性的彰显势必影响到国家在未来气候科学领域以及国际气候政治中的主导权地位。因此,只有将科学悖论理念与制度预设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气候科学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领域的科学进步。
年:2013
出版单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哥本哈根协议》:软法在国际气候制度中的作用
作者:吕江
机构:山西大学;
关键词:《哥本哈根协议》;;气候变化谈判;;国际法;;软法
摘要: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果,《哥本哈根协议》被认为是一项并不令人满意的协议。但事实上,尽管它不具法律约束力,仍将推进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因为国际法实践已证明不具法律约束力的软法同样具有某种影响力,同样会促使国家完成相应法律义务。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应仔细研究《哥本哈根协议》的基本内容,在加强能源战略建设的同时,坚持气候变化谈判的基本立场,适时把握国际气候立法的主动权。
年:2010
出版单位:西部法学评论
1
按检索点细分(6)
作者(6)
按资源类型细分(6)
期刊论文(6)
按来源细分(6)
知网(6)
按年细分(6)
2019年(1)
2014年(3)
2013年(1)
2010年(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