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分类(6)
气候变化(4)
碳循环(2)
在“碳中和文献”中,命中:6条,耗时:0.02077 秒
1.青藏高原月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NDVI;;月尺度;;时空变化;;气候影响;;嵌套时间序列趋势分析;;青藏高原
摘要:青藏高原脆弱的高寒植被对外界干扰十分敏感,使其成为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之一。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剧烈,在较短的合成时间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利用GIMM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研究了1982-2012年青藏高原生长季月尺度植被生长的时空动态变化,探讨了其与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区域尺度上,除8月外,其他各月份植被均呈增加趋势,显著增加多发生在4-7月和9月;大部分月份的ND-VI增加速率随着时段的延长显著减小,表明NDVI增加趋势放缓;在像元尺度上,月NDVI显著变化的区域多呈增加趋势,但显著减少范围的扩张多快于显著增加。4月和7月植被生长主要是受气温和日照时数共同作用,6月和9月受气温的控制,而8月则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集的出现为采用嵌套时段研究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奠定了前提,而植被活动变化趋势的持续性则有助于形象表征植被活动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预测植被未来生长变化趋势。由此推测,青藏高原月NDVI未来增加趋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但在像元尺度显著变化的区域趋于增加。
年:2019
出版单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我国南疆绿洲丝路兴衰的影响
机构: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南疆;;绿洲;;丝绸之路;;西风模式;;配置
摘要:由于受西风模式影响,南疆历次丝绸之路的繁荣期的起始都吻合于气候的相对凉湿期,而丝绸之路的衰落一般都与暖干期相对应,从而使南疆气候演化表现出与东部季风区不同的特征。气候序列尺度不同,温湿配置就可能不同,冷暖特征不同,因而气候演变就呈现出复杂性,需要加强高分辨率记录方面的研究。
年:2014
出版单位:陇东学院学报
3.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框架——从公共财政政策框架改良的视角
机构: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生态经济研究室;
关键词: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框架;;公共财政政策框架;;改良
摘要:根据气候变化公共产品理论,比较了2013年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美国、欧盟适应战略的林业内容,评估了我国与美、欧林业适应战略纳入国家安全的背景条件和战略异同,并重点分析了支持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现行财政政策框架。认为,我国基于林业适应战略与林业脆弱性、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弹性、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科学识别需要林业提供的适应气候变化公共产品范围的决策机制还不完善。现有林业适应战略,对人工工程干预帮助生态系统自适应的角度考虑较多,对生态系统自适应的连通性、农村发展等考虑较少,且缺乏对人工干预系统方面须公共财政介入的领域进行分析。基于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三条考察标志,即财政目标、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提出我国公共财政在支持林业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国家安全方面,存在公共产品提供缺位现象,同时也具备了财政改良设计的形势需要和转变条件。建议增设林业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支持水安全的绿色设施、生态安全的绿色生态连通网和湿地、海岸蓝色生态连通网,粮食安全的混农林业、森林食物产业结构、农村发展,提升战略高度、加强支持力度。
年:2014
出版单位:林业经济
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化外交
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陇东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化;;中国;;适应对策;;气候外交
摘要: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年:2014
出版单位:中国软科学
5.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框架(续)——从公共财政政策框架改良的视角
机构: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气候变化与生态经济研究室;
关键词:林业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框架;;公共财政政策框架;;改良
摘要:根据气候变化公共产品理论,比较了2013年中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与美国、欧盟适应战略的林业内容,评估了我国与美、欧林业适应战略纳入国家安全的背景条件和战略异同,并重点分析了支持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现行财政政策框架。认为,我国基于林业适应战略与林业脆弱性、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弹性、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科学识别需要林业提供的适应气候变化公共产品范围的决策机制还不完善。现有林业适应战略,对人工工程干预帮助生态系统自适应的角度考虑较多,对生态系统自适应的连通性、农村发展等考虑较少,且缺乏对人工干预系统方面须公共财政介入的领域进行分析。基于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三条考察标志,即财政目标、决策机制和分配机制,提出我国公共财政在支持林业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国家安全方面,存在公共产品提供缺位现象,同时也具备了财政改良设计的形势需要和转变条件。建议增设林业适应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支持水安全的绿色设施、生态安全的绿色生态连通网和湿地、海岸蓝色生态连通网,粮食安全的混农林业、森林食物产业结构、农村发展,提升战略高度,加强支持力度。
年:2014
出版单位:林业经济
6.我国木材安全与REDD 气候变化及相关因素商榷
作者:贺祥瑞 ; 张多 ; 吴琼 ; 李巍
机构: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鼎盛长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REDD ;;木材贸易;;木材安全
摘要:我国主要木材原料进口数量弹性降低,进口价格弹性加大。进口的内部与外部替代,显示主要木材原料数量的刚性增长与热带材进口大幅减少,危及木材安全。随着德班谈判平台启动,REDD 融资加速、碳价格增长,支持者期望通过对森林储碳的潜力赋予货币价值来推动对森林的保护,中长期国际木材贸易,影响较为明显。
年:2013
出版单位:林业经济
1
按检索点细分(6)
作者(5)
摘要(1)
按资源类型细分(6)
期刊论文(6)
按来源细分(6)
知网(6)
按年细分(6)
2019年(1)
2014年(4)
2013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