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育读本
  • 地质文学
  • 地质影视
  • 地质歌曲
  • 地质照片
  • 地质宣传画
  • 回眸岁月
  • 地质之光(李四光)
  • 地质初心交给祖国
  • “小锤君”野外实践篇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蕴藏着无数的资源宝藏。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粮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矿产勘探,地质工作者在野外风餐露宿,用实干彰显深沉的家国情怀。

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曾经在西南联合大学学习地质,后来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地质教育与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起和於崇文两位院士,解放前也就读西南联大,新中国成立,在地质教学与科研的园地里耕耘一辈子,其学问和精神如同高耸的山峰。杨起院士已经远去,但於崇文院士身体矍铄,地质研究依然不曾停歇。

野外考察是地质工作的一大特色。

女生在野外地质科考中,观察非常细致、认真,其学习劲头丝毫不比男生差。

野外地质科考,经常要做物理勘探。地球的奥秘的探索,必须借助先进的地质考察仪器。在野外做勘探,可谓苦乐并存。

大自然中的山脉各种各样,山和人一样,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对山的求索,地质工作者终生孜孜以求。

学会辨认和分析不同的岩石岩性,是地质人的基本功。

野外是地质学习的最好课堂。在野外,地质人拿起一块岩石标本,就能绘声绘色讲半个小时。

共16条
  • 1
  • 2
主办: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技术支持:地学文献中心信息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