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重解:兼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作为建筑现象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常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建筑环境设计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形势严峻,引入场所精神理论并加以转化利用,可行且必要。在遵循场所精神理论渊源的前提下,场所精神可解构为情境、归属和文化三要素,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场所精神与场所认知的关系,可为深入研究场所精神、游客需求与建筑遗产再利用奠定基础。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场所精神理论应用的现实例证之一。
As one of the mai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Norberg Schulz's theory of place spirit is often used to guide urban planning,public space development,and 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 Under the context of severe condition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application in China,it is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o apply theory of place spirit to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application. Based on resources of place spirit theory,place spirit theory can be deconstructed into three key elements of scenario,affiliation and culture,among which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exi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it of place and place recognition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which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keen research into place spirits,tourists' demand and architectural heritage re-application. The protection and re-application of Taoping Qiang Village is used a case study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place spirit theory.
引文
[1]马炳坚.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上)[J].古建园林技术,2006,(12):57-62.
    [2]马宁,寿劲秋.浅议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109-112.
    [3]乔迅翔.何谓“原状”?——对于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原则的探讨[J].建筑师,2004,(6):101-103,30.
    [4]李咏华,赵宁.生态敏感区建筑遗产群保护规划方法探索——以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6):707-713.
    [5]吴尧.建筑遗产保护整体性原则的重新解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79-282.
    [6]宋刚,杨昌鸣.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再研究[J].学术论文专刊,2013,(10):198-201.
    [7]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81-193.
    [8]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上)[J].城市规划,2008,(12):33-39,52.
    [9]孙俊桥,孙超.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0-164.
    [10]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1]刘容.场所精神: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选择[J].东南文化,2013,(1):17-22.
    [12]王亚红.试论场所理论[J].美术观察,2008,(12):112.
    [13]张中华,张沛,朱菁.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9.
    [14]RELPH E.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1976.
    [15]乔怡青.城市设计中的场所精神[J].城市问题,2011,(9):48-51.
    [16]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2003,(4):30-33.
    [17]励小捷.“再利用”让建筑遗产惠及民生[N].光明日报,2013-07-24(7).
    [18]李佳霖.“再利用”为建筑遗产注入新活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化报,2013-08-01(7).
    [19]查群.建筑遗产可利用性评估[J].建筑学报,2000,(11):48-51.
    [20]黄有柱,曹起良.“东方古堡”桃坪羌寨[J].地图,2005,(4):60-67.
    1 由于不同的研究背景,建筑遗产的范畴也不尽相同。狭义上的建筑遗产是指某一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单体或建筑群,广义上的建筑遗产既可以是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也可以是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等。叶如棠认为建筑遗产“泛指现存的各类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村落、城市的旧城区乃至整个古城”,这一定义与本文所述建筑遗产的范畴基本一致。
    2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始于2007年4月,止于2011年12月,历时近五年。普查范围涵盖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年12月29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在京组织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发布会”的统计成果。
    3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理县杂谷脑河畔,具有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的原始羌族村寨风情,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2008年汶川地震中羌寨受到一定破坏,后期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循了古建筑修复的技术要求,关注建筑遗产的实体形态和场所精神的双重修复,使得羌族建筑遗产的“场所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与弘扬。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