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回顾、分析及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对1976年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过程及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了震后规划的一般性特点及唐山震后规划的特性,对唐山震后重建规划的实施效应及实现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阐述了对城市震后规划的若干思考。
In this paper,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Tangshan city in 1976 are reviewed and summed up.Th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are put forward,the imple- mentation effect and implementation degree of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lan- ning in Tangshan city are analyzed.Some thinkings about post-earthquake recon- struction planning were forwarded.
引文
②然而,规划人员的早期进入,不等于重建规划的仓促出台:重建规划的应急性也并不等于重建的“应急性”。在指出震后重建规划应急性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辅之以恰当的规划反馈机制,详见本文4.4。
    ③唐山震后是唐山城市建设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今天,唐山已经完全从地震废墟上重新耸立起来,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型都市,城市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生活环境舒适,面貌日新月异。1990年唐山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2003年荣获国家“园林城”称号,2004年唐山南湖城市花园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佳范例奖。同时,大规模的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唐山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唐山城市化的各项综合指标都走在河北省前列。随着唐山港及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唐山发展将出现历史性的飞跃。见:陈宝珠,刘金生,涅槃之美——写于唐山地震30周年际.城建档案,2006[7].
    ④为了确定居住区和住宅建设方案,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设计院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对征集上来的28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和86个住宅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4个小区规划方案和25个住宅设计方案。原唐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韩自治说,恢复建设后的第一个住宅区“河北1号小区”的建筑方案是吴良镛教授在凤凰山第一招待所主持开会确定的,“可以说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见:http://www.iudorg.cn/asp/kzjz/kzjz01asp? id=4973&flag=237。同济大学参与河北1号小区规划方案的有何德铭、周秀堂、陶松龄、吕慧珍、陈运帷。
    ⑤因为这一设计构思,唐山的路比其他城市都宽。见:地震改变唐山发展节奏致其出现跳跃式发展,新京报,2006-7-25。
    ⑥当时在北京、上海都还没有污水处理厂。见:地震改变唐山发展节奏致其出现跳跃式发展.新京报,2006-7-25
    ⑦2008年6月初,唐山市委、市政府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建议灾区重建规划至少超前50年——关于唐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经验和建议》报告,该报告归纳了唐山大地震的十条经验及启示,其中一条指出,因唐山震后规划之初的紧迫性及研究不够,各类设施不能适应未来发展。见:http://www.cityup.org/bbs/ viewthread.php?tid=19071&extra=page% 3D1.
    [1]王子平.论生存能力与地震灾害(上)——唐山大地震引发的人文思考[J].城市与减灾,2006(2).
    [2]宋利萍,朱珊珊.灾难,让我们铭记——唐山地震30周年祭[J].档案,2006(2).
    [3]宗述.不能忘却的人间灾难:唐山大地震[J].中国地名,2006(8).
    [4]唐禹民.那一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空军摄影师见闻[J].晚报文革,2006(70).
    [5]陈宝珠,刘金生.涅槃之关——写于唐山地震30周年际[J].城建档案,2006(7).
    [6]曾文友.郑青江.毛泽东为唐山抗震救灾圈阅的几份重要文件[J].党史博采,2007(1).
    [7]任龙强.卫星城市地震应急救灾系统模式探讨[J].城市与减灾,2004(3).
    [8]王玉光.城市复兴:从“深黑”到“蔚蓝”[N].中国房地产报,2006-6-19.
    [9]杨文忠.在唐山地震中生命线系统的破坏及其恢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3).
    [10]唐山城市建设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城市建设志[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1]王子平,孙东富主编.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新唐山崛起给人们的启示[M].地震出版社,1996
    [12]程才实.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重建拾零[J].城乡建设,2006(3).
    [13]唐山地震灾后重连的经验教训.http:// wwwndrcgovcn/dqjj/zhdt/t20080523_213117. htm
    [14]叶耀先.同田憲夫.地质灾害比较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5]李北方.唐山:重建30年[M].中国建设报,2006-7-25.
    [16]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方志出版社,1999.
    [17]专家释疑:唐山震后规划复建启示录[OL].http://info.upla.cn/html/2008/05- 22/109319_2.shtml.
    [1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专家谈地震灾后重建:安全第一做规划统筹协调搞重建[OL].http://www.mohurdgov.cn/hydt/ 200806/t20080612_171668.htm
    [19]国内外灾后重建基本规律[OL]http:// scitech.people.com.cn/GB/7347831.html.
    [20]BARCLAY G J.Planning for the re- construction of earthquake Stricken com- munities.proceedings of the P.R.C.-U.S.A. joint workshop on earthquake dlsaster Mit- igation through archltecture[M].Urban Plannlng and Engineering,1981.
    [21]杨梧生.地震高烈度城市总体规划实践探索[J].城市规划汇刊,1998(2).
    [22]Kerstin Leitner.将灾后重建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J].中国减灾,1999 (3).
    [23]于长纯.大庆灾后重建不搞简单恢复[J].城乡建设,1999(1).
    [24]http://www.cityup.org/topic/zhcj/lshg/20 080529/36295.shtml.
    [25]http://www.cityup.org/bbs/viewthread.ph p?tid=18307&extra=page%3D1.
    [26]仇保兴主编.震后重建案例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7]http://www.cityup.org/bbs/viewthreadphp?tid= 18492&extra=page%A3D1.
    [28]徐富海.巴基斯坦的灾后重建方式[J].中国减灾,2008(1).
    [29]从唐山见汶川——规划专家详解灾后重建[N].中国建设报,2008-6-25.
    [30]洪峰.震后重建是个特殊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访两院院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周干峙[J].中国城市经济,2008(6).
    [31]程才实.唐山重建的成功与遗憾——追忆唐山大地震后的住宅建设[J].住宅产业,2005(12).
    [32]汪宝存等.地质灾害对唐山市城市扩展的影响[J].城市问题,2007(11).
    [33]刘立钧,许琳琳,周立民.唐山市城市空间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
    [34]唐山市震后三十年住宅规划建设回顾[N].http://www.cecn/cysc/fcyj/csgh/200512/ 27/t20051227_5648186.shtml.
    [35]http://wwwcityuporg/bbs/viewthreadphp?tid= 18496&extra=page%D1.
    [36]张世奇.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与资源整合[J].城市与减灾,2003(4).
    [37]高继宗.大震灾催生新经验[J].中国减灾,2006(7).
    [38]杨光,沈繁銮.日本阪神地震灾害的一些调查统计数据[J].华南地震,2005(1).
    [39]陈静等.唐山市综合防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1).
    [40]http://www.hebjs.gov.cn/gsdtrp/200608/ t20060810_60555.htm.
    [41]http://lhj.sh.gov.cn:7002/lhj/displaycont- net.do?contentId=11782101&newsType= zhxw.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