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边界观测数据管理计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08年5月12日突发的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地震预报的确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虽然我们尚不能征服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发生机理的执着的探索过程在过去和现在都不曾停止过。随着观测技术的提高,20世纪后期以来,国际上一系列以地球科学为主的全球性大型的地球科学研究计划逐步实施,其中包括"上地幔计划"(UMP)、"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IGP)、"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海洋钻探计划"(ODP)、"综合海洋钻探计划"(IOP)等。这些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地球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且在地球内部结构,特别是壳幔结构,岩石圈结构、岩石圈的运动、变形以及岩石圈动力学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在地震学研究方面,继法国的"地球透镜计划"(GeoScope)之后,美国正在进行的为期15年的"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更是"以发展地震科学,促进地震科学在减轻地震灾害、能源资源勘探和保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用,确保美国在地震科学方面的领先地位"为目标,实施了四个大项目,即以利用流动地震台阵勾画美国大陆高精度地下结构为主要目标的"美国台阵"项目(USArray)、以利用GPS和应变仪台阵勾画美国西海岸形变场为主要目标的"板块边界观测"项目(PBO)、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尺度区域分米至厘米级连续应变为主要目标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项目(InSAR)、以利用钻孔数据获取圣安德烈斯断层构造变形资料为主要目标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观测"项目(SAFOD);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展了"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等大型研究项目。这些基础性很强的研究都将逐步为地震预报奠定重要的基础。本刊曾陆续介绍了美国"板块边界观测项目(PBO)计划书"、"(PBO)钻孔应变台网设计纲要",而本期的"板块边界观测数据管理计划"则是介绍该项目的后续情况。参加翻译的人员有:陈征,第一章至第三章;吴立恒,附录A至附录D;李涛,附录E。欧阳祖熙研究员和张宝红对全文进行了总校对。
引文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