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元细分技术浅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常规三维观测系统中,接收线间距是震源间距的倍数,震源线间距是接收器间距的倍数,这使得在震源线和接收线的每个交点处震源和接收器是重合的。这种布置理论上使得所有CMP点都在每个面元的中心。可分面元观测系统震源线的间距为道间距的非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也不是炮点距的整数倍,接收线间距与震源线间距之比的余数决定了接收线方向和震源方向所期望的次反射面元。CMP点均匀分布在一个共反射面元内,面元具有可分性,地震处理人员可根据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面元大小,增加了资料处理和解释的可选性。
引文
[1]王赢,等.可细分面元观测系统浅析[J].石油物探,2009,48(3):299-302.
    [2]陈浩林,等.关于细分面元观测系统的讨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3):569-575.
    [3]Andreas C,John WP.陆上三维地震勘探的设计与施工[M].俞寿朋,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16-46.
    [4]范国增.双奇偶小面元三维观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2):227-230.
    [5]谭胜章,杜惠平,宋国良,等.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以官渡地区山地地震勘探为例[J].石油物探,2007,46(1):74-80.
    [6]向小丽,等.高精度可变面元三维地震勘探与实践[J].石油物探,2011,50(1):82-88.
    [7]商建甄,等.常规与面元细分三维观测系统浅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5):709-71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