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正>3抗震减灾与灾后重建的对策建议3.1提高对地震规律性的认识,将"预防为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牢记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亚美尼亚大地震的教训,认识我国地震的规律性特征,牢固树立长期坚持抗震减灾的意识,切不可懈怠。要认识到,中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灾害不可避免,中华民族将在抗灾减灾的实践中成长和崛起。
引文
[1]仇保兴主编.地震后重建家园指导手册(1-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顾林生、宋金文等译.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手册.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何茂华、丁建生.日本阪神大地震启示.江苏建筑,1998.
    [4]许佳萍、苏经宇.城市供水系统抗震防灾规划研究.山西建筑,2008.
    [5]刘本玉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展望.世界地震工程,2008.
    [6]高永昭、补学东.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建筑工程震害预测.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
    [7]苏幼坡等.城市生命线地震震害相互影响.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
    [8]苏幼坡等.城市生命线震害的相互影响与震后恢复的时序分析.工程抗震,2001.
    [9]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CA)、北京清华城市规划院、公共安全研究所、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顾林生编译.日本地震后恢复重建资料集.
    [10]张培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上的发言.
    [11]贾冰、汪媛媛.关于灾后重建发行特别国债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
    [12]国际减灾十年活动.2007.11.20.联合国决议,2008.
    [13]国外救灾及灾后重建的九大教训.地震软科学研究交流与研讨会议论文集,2008.
    [14]叶耀先等.震后恢复和重建技术与政策.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报告.
    [15]金计初.台湾历史地震简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
    [16]腾五晓.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
    [17]苏幼坡等.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进展.世界地震工程,2003.
    [18]向群.世界的地震.地理知识,1975.
    [19]苏幼坡等.日本坂神地震中房屋结构的震害及教训.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6.
    [20]陈从和等.借鉴日本经验:提供灾后重建.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1]廖永岩.地震分布图.地球科学原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2]孙绍平.阪神地震中给水管道震害及其分析.特种结构,1997.
    [23]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资金筹措与运行机制—源于汶川地震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2008.
    [24]安培浚等.世界部分地区重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科学新闻,2008.
    [25]杨迪.四川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筹措灾后重建资金.中国信息报,2008.
    [26]丁伯康.灾后重建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策略.财经日报,2008.
    [27]龚士良.台湾的地震灾害及其环境地质问题.灾害学,2002.
    [28]王瑞民、罗奇峰.阪神地震中地下结构和隧道的破坏现象浅析.灾害学,1998.
    [29]刘洪波等.钢框架结构的震害及其原因.世界地震工程,1996.
    [30]黄南翼、张锡云.日本阪神地震中的钢结构震害.钢结构,1995.
    [31]周炳章.日本阪神地震的震害与教训.工程抗震,1996.
    [32]苏幼波等.城市地震避难道路的安全.河北理工大学学学报,200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