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语义学为统一的理论框架、采用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对日汉语的垂直轴上的移动动词“アガル”“サガル”和“上”“下”进行了对比研究。
本文首先分别考察了“アガル”“サガル”“上”“下”的语义扩展机制及语义网络,这4个动词的各个义项通过隐喻、换喻和转喻构成以原型义为中心的语义网。并对アガル和サガル,以及“上”和“下”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在使用中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及原因;然后对“アガル”和“上”、以及“サガル”和“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对照分析,力图全方位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针对先行研究的不足,探讨了表水平移动的“アガル”“サガル”及“上”“下”的各种类型及潜藏的认知模式,以及“上”“下”在使用中的对称不对称的具体类型,并对“上”、“下”在使用中的“中和”这一特殊语言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本文比较了“アガル”“サガル”“上”“下”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并进行了认知解释,揭示了语言背后隐藏的认知模式的重要作用,加深了对语言本质、尤其是认知语义学意义观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对日、汉语的多义移动动词有了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对日、汉语词汇教学、以及日、汉语词典编篡等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具体内容由六章构成。
第一章是序论。介绍本稿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并对先行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
第二章是本稿的理论指导部分。该章介绍了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的相关知识和术语,对诸如本稿的对多义词的词义研究,提供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并对语义扩张的三种方式—隐喻、换喻和转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第三章分别考察了日语移动动词“アガル”“サガル”的各义项及之间的扩张机制,力图建立起一个反映各义项关系的语义扩张网。并对方向上完全相反的“アガル”“サガル”义项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四章采用和第三章相同的写法,对汉语移动动词“上”和“下”的各义项及语义之间的扩张机制进行了考察,力图建立起一个反映各义项关联的语义扩张网。同样对方向上相反的“上”和“下”之间进行了义项异同的比较,并对实际使用中“上”和“下”的完全对称、相对对称、不对称、以及“上”“下”的中和等特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考察。
第五章对日中移动动词的语义扩张机制进行了对照考察。对同为往高处移动的“アガル”和“上”,及同为往低处移动的“サガル”和“下”,对其义项、句中的同现成分以及语义扩张方向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
尽管アガル的义项多于“上”,但“上”的抽象化程度相对更高;而汉语的“下”义项多于“サガル”的同时,其抽象化程度也是更高。本稿认为,这种义项多少的差别不是由于人类上半身与下半身的不对称(杨雪琳2008),而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日汉语中同样表上方移动或下方移动的动词的数量的多少—所致。
而义项之间关联度的不同,则来自于语义扩张方式的不同。由隐喻扩张而来的扩张义与原型义相似度最高。“アガル”的义项中,由原型义经隐喻和换喻直接扩张来的义项居多,各义项与原型义关系紧密,但各义项间关系较松散;而“上”的各义项中,大多是由换喻和提喻经扩张义再次扩展而来,非原型义与原型义联系不那么紧密,但义项间联系相对更紧密。而“サガル”较之“下”义项较少,前者各义项间联系较松散,而后者各义项以原型义为中心井然有序地排列,与原型义关系较为紧密。
另外,由于日汉语法体系的不同,汉语中的时间顺序原则导致在句中“上”和“下”不能和某些移动要素同现。
第六章是本稿的结尾部分。总结了本稿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引文
[1] 青木三郎.竹沢幸一編.空間表現と文法[M].くろしお出版,2000.
[2] #12
[3] #12
[4] #12
[5] 荒川清秀.移動動詞-中国語との对照[J].日本語学,明冶書院,1996,7月号:9-23.
[6] 荒川清秀.書評方美麗著『移動動詞と空間表現』[J].国語と国文学,2005,82(6)(通号979):70-74.
[7] #12
[8] 安藤正次.国語学論考Ⅰ[M].雄山閣出版,1974.
[9] 池上嘉彦.意味論[M].大修館書店,1975.1980年3版.
[10] #12
[11] #12
[12] #12
[13] 池上嘉彦·河上誓作他訳.認知意味論[M].紀伊国屋書店,1993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4] #12
[15] 池上嘉彦(代表)訳.認知言語学入門[M].大修館書店,1998.
[16] #12
[17] 石井博.日本語方向語「上·下」相当語とその派生語[J].早稻田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日本語学論说资料38-3所收,2001,四一.
[18] #12
[19] #12
[20] #12
[21] #12
[22] #12
[23] 宇都宫裕章.移动动词と时空间表现について[J].中部言語学会 Ars Linguisitca,Linguistica Studies of Shizuoka5.論说资料36-2收録,1998,(5):17-35.
[24] #12
[25] 王磊.日漢語“上、下”空间隐喻对称性考证--以时间域为中心.主编王鉄橋姚灯鎮,东亚日本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化视野中的日本学研究--记念胡振平教授从教45周年[C].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6] #12
[27] 大堀寿夫.认知言语学[M].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
[28] #12
[29] #12
[30] #12
[31] #12
[32] #12
[33] #12
[34] #12
[35] #12
[36] 奧田靖雄.語彙的な意味のめり方.川本茂雄,国広哲弥,林大編.日本言語学第5卷意味·語彙[C].大修館書店,1967,1979年.
[37] #12
[38] #12
[39] 影山太郎.单語を超えた語形成[M].日英語比較選書8語形成と概念構造.影山太郎·由本陽子,研究社出版,1997:128-197,155.
[40] 影山太郎.日英对照動詞の意味と構文[M].大修館書店.2001,2003年初版第3刷.
[41] 柏野和佳子·本多啓.多義構造を事典に書く[J].日本語学,1998,12月号:54-63.
[42] #12
[43] 河上誓作.認知言語学の基礎[M].研究社出版,L996.
[44] 菅野盾樹他訳.心のなかの身体[M],紀伊国屋書店,1991 (Johnson, Mark,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5] #12
[46] #12
[47] #12
[48] 楠見孝.比喻の处理过程と意味構造[M].風間書房,1995.
[49] 楠見孝.認知心理学から見た比喻(特集 比喻の世界)[J].日本語学.2005,24(6)(通号293):26-36.
[50] #12
[51] 国広哲弥.意味の諸相[M].三省堂,1970.
[52] 国広哲弥.意味論①方法[M].大修館書店,1982.
[53] 国広哲弥.語義研究の問題点--多義語を中心として[J].日本語学.明治書院,1986,第5卷9号:4-12.
[54] 国広哲弥.意味と用法.玉村文郎.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第6卷[C].明冶書院,1989.
[55] 国広哲弥.こだま·模倣·共鳴多義語の分析[J].言語.大修館書店,1993,第21卷第7号:46-47.
[56] 国広哲弥.認知的多義論 現象素の提唱[J].言語研究(日本言語学会),論說資料31-1收録,1994,一0六(11):22-44.
[57] 国広哲弥.語彙論と辞書学[J].言語,1995,6月号:38-45.
[58] 国広哲弥.日本語多義動詞の意味と文型記述[J].神奈川大学人文研究,論說資料33-4收録,1996,一二六(3):55-74.
[59] 国広哲弥.理想の国語辞典[M].大修館書店,1997.
[60] 国広哲弥.日本語動詞の多義体系(一)[J].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報.論說資料36-3收録,1999a,三二(3):59-67.
[61] 国広哲弥.日本語動詞の多義体系(二)[J].神奈川大学人文研究.論說資料36-3收録,1999b,一三八(12):27-52.
[62] 国広哲弥.日本語動詞の多義体系(三)[J].神奈川大学言語研究.論說資料36-3收録,1999c,二二:1-12.
[63] 国広哲弥.日本語動詞の多義体系(4)[J].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報.論說資料37-3收録,2000,三三(3):63-72.
[64] 国広哲弥.ことばの意味3[M].平凡社,2002.
[65] 国広哲弥.日本語動詞の多義体系(八)[J].神奈川大学言語研究.論說資料41-3收録,2004,二六(3):L1-28.
[66] 国広哲弥.日本語の多義動詞[M].大修館書店,2006.
[67] #12
[68] #12
[69] #12
[70] #12
[71] #12
[72] 後藤寬樹.動詞「食べる」「食う』の多義構造[J].応用日本語研究会応用日本語研究.論說資料41-3收録,2002,一(10):76-87.
[73] 斉藤倫明.複合動詞 「引く+-」 の意味の多樣性[J].国語学,1988,152集:124-138.
[74] 酒田英夫他.腦科学の現在:神經心理学·認知科学·数理工学から[M].中央公論社,1987.
[75] 佐藤喜代治編.国語学研究事典[Z].明治書院,1977.
[76] 佐藤琢三.動詞の自他对応と樣態指定[J].筑波応用言語学研究.論說資料31-1收録,1994,一(12):21-32.
[77] 坂原茂編.認知言語学の発展[M].ひつじ書房,2000.
[78] 定延利之.認知言語論[M].大修館書店,2000.
[79] #12
[80] 澤田治美訳.認知意味論の展開-語源学から語用論まで[M].研究社出版,2000b(Eve E. Sweetser.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1] 下地早智子.移動動詞に関わる「視点」の日中对照研究[J].日本中国語学会中国語学.論說資料35-5收録,1997,二四四(10):132-140.
[82] #12
[83] 柴田武編.ことばの意味1·2[Z].平凡社,1976-1982.
[84] 柴谷方良.日本語の分析[M].大修館書店,1978.
[85] #12
[86] #12
[87] 城田俊.日本語形態論[M].ひつじ書房,1998.
[88] 神保格.意義のこと.川本茂雄,国広哲弥,林大編.日本の言語学第5卷意味·語彙[C].大修館書店,1922.
[89] #12
[90] #12
[91] 鈴木重幸·鈴木康之責任編集.日本語文法·連語論(資料編)[Z].(むぎ書房,1983.
[92] 鈴木敏昭.実驗的方法による多義語の分析[J].言語研究(日本言語学会).論说資料31-1收録,1994a,一0六(11):45-73.
[93] #12
[94] #12
[95] 鈴木敏昭.多義語における類似性と差異性[J].富山大学人文学部紀要.論說資料37-5增收録,1999,三一(8):45-69.
[96] 鈴木智美.多義語『ツク』(突·衝·撞·搗·吐)の意味分析[J].名古屋大学人文科学研究,1997,第26号:165-191.
[97] #12
[98] 鈴木一彦·林巨樹編.品詞別日本文法講座3動詞[C].明治書院.1972,1991年3版.
[99] #12
[100] #12
[101] #12
[102] 薛根洙·連語論の研究-「へ格名詞+移動動詞」を中心に[J].国文学解釈と鑑賞,2001,7月:158-169.
[103] #12
[104] #12
[105] #12
[106] 瀨戶賢一.日本人らしさの語彙[J].言語,2005,12月号:21-29.
[107] #12
[108] 高須睦美.空間認知と表現[J].府川ゼミ:外国語学部英語学科,2001.
[109] #12
[110] 高橋弥守彥.方位詞の用法について[J].中国語学,1989,10月号(通号236):84-94.
[111] #12
[112] 武藤彩加.味觉形容詞「甘い」と「辛い」の多義構造[J].日本語教育.日本語教育学会,2001,110号:42-51.
[113] #12
[114] 田中聡子.動詞「みる」の多義構造[J].言語研究,1996,110号:120-142.
[115] #12
[116] 田中茂範.認知意味論英語動詞の多義の構造[M].三友社出版,1990.
[117] 田中茂範·松本曜.空間と移動の表現[M].研究社出版,1997.
[118] #12
[119] #12
[120] #12
[121] #12
[122] #12
[123] #12
[124] #12
[125] 張麟声.日中動詞の对照研究[J].日本語学.1987,12月号:72-84.
[126] #12
[127] 辻幸夫.パソコソ用語の認知意味論[J].言語,1996,9月号:50-57.
[128] 辻幸夫編.ことばの認知科学事典[Z].大修館書店,2001.
[129] 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キ一ワ一ド事典[Z].研究社出版,2002.
[130] 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への招待[M].大修館書店,2003.
[131] #12
[132] #12
[133] #12
[134] #12
[135] 堂下修司·西田豐明·山田篤共訳.空間認知と言語理解[M].オ一ム社, 1991(Herskovits, Annette. Language and spatial cogni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prepositions in Englis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
[136] 長嶋善郎.意味·意味記述.小川芳男·林大他編.日本語教育事典縮刷版[G],1982:314-316.
[137] 中田一志.移動動詞の意味論[J].大阪外国語大学論集.論說資料34-3收録,1995,一四(2):37-53.
[138] 中村芳久編.認知文法論Ⅱ[M].大修館書店,2004.
[139] 中右実.空間と存在の構図.中右実·西村義樹(編)·構文と事象構造[C].研究者出版,1988.
[140] 中右実.認知意味論の原理[M].大修館書店,2000.
[141] 中本正智.移動に関する動詞語彙[J].日本語研究.東京都立大学日本語研究会,1979,第2号.
[142] 永山勇.国語史概說[M].風間書房,1968,1978年3版.
[143] #12
[144] #12
[145] 新野直哉.語彙(理論·現代)[J].日本語の研究,2008,第4卷3号.
[146] 西尾寅弥.語義.日本語教育事典縮刷版[G],1982:289-290.
[147] #12
[148] #12
[149] #12
[150] #12
[151] #12
[152] #12
[153] #12
[154] Hao Xuefei.現代漢語感嘆句研究[J].言語と文化(日本),2005,(12) (通号39).
[155] 樋上勳.語の意味と認知構造[J].大阪明净女子短期大学紀要.論說資料36-5收録,1999,十三(3).
[156] 久野雅樹.多義語研究の動向と課題[J].東京大学教育学部紀要,1993,第33卷:107-115.
[157] 日野資成訳.文法化[M].九州大学出版会,2003.(Paul J. Hopper & Elizabeth C.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158] #12
[159] #12
[160] 姬野昌子.複合動詞の構造と意味用法[M].ひつじ書房,1999.
[161] #12
[162] 方美麗.移動と方向との関係-日中对照分析-[J].「对照言語学研究」編集委員会.对照言語学研究.論說資料41-5增收録,2002a,一二(12):88-104.
[163] #12
[164] 方美麗.中国語と日本語の空間表現[J].国文学解积と鑑賞,2004a,7月号:76-91.
[165] 方美麗.移動と場所との関係.04記念行事委員会.21世紀言語学研究:鈴木康之教授古希記念論集[C].白帝社,2004b:44-67.
[166] #12
[167] 保坂律子·郭雲輝.名詞を場所化する方位詞“-上”と“-里”[J].中国語学,2000,通号247:233-249.
[168] #12
[169] 前田富祺.語彙給論.王村文郎.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第6卷日本語の語彙·意味[C].明冶書院,1989.
[170] 松井理.言語知識の对称性と運用の非对称性[J].大阪大学言語文 化研究.論說資料36-5收録,1998,二四(3)。
[171] #12
[172] #12
[173] 松本曜.認知意味論[M].松本曜編.大修館書店,2003.
[174] 松本曜.空間移動の言語表現とその類型[J].言語,2008,7月号:36-43.
[175] #12
[176] 松村明編.講座国語史(全6卷)第1卷国語史総論[M].大修館書店,1977.
[177] #12
[178] 丸尾誠.現代中国語にみられる空間認識[J].言語,2008,7月号:64-69.
[179] 丸尾誠.現代中国語の空間移動表現に関する研究[M].白帝社,2005.
[180] 宮浦国江訳.実例で学ぶ認知言語学[M].大修館書店,2006 (David Lee, 2001.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1] 宮島達夫.動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R].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43.秀英出版,1972.
[182] #12
[183] #12
[184] #12
[185] 村木新次郎.日本語動詞の諸相[M].ひつじ書房,1991.1996年5刷.
[186] 籾山洋介.文末の「モノダ」の多義構造.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際言語文化研究科編.言語文化論集[C],1992,14(1).
[187] #12
[188] #12
[189] 籾山洋介.認知意味論の仕組み[M].研究社出版,2002.
[190] 籾山洋介.認知言語学と言語教育[J].言語,2006,4月号:44-47.
[191] 森岡健二.日本文法体系論[M].明治書院,1994.
[192] 森田良行.基礎日本語1[Z].角川書店,1977.
[193] 森田良行.同音類義語と多義語の境界[J].日本語学,1986,9月号:13-21.
[194] 森田良行.同音語·多義語.玉村文郎編.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第6卷日本語の語彙·意味[C].明治書院,1989.
[195] 森田良行.動詞の意味論的文法研究[M].明治書院,1994.
[196] 森田良行.意味分析の方法--理論と実践[M],ひつじ書房1996.2001.(2刷).
[197] 森田良行.移動動詞と空間表現[J].国文学解积と鑑賞,2004,7月号:19-25.
[198] #12
[199] #12
[200] 山田敏弘.方向性上動詞の分類[J].日本語学,2000,7月:86-96.
[201] #12
[202] 山田進.語の形式と意味[J].国語学,1993,175集:77-90.
[203] #12
[204] #12
[205] 山梨正明.認知文法論[M].ひつじ書房,1995.
[206] #12
[207] 山梨正明.認知言語学原理[M].くろしお出版,2000.
[208] 山梨正明他編.認知言語学論考N0.3[C].ひつじ書房,2003.
[209] 山梨正明.ことばの認知空間[M].開拓社,2004.
[210] 山梨正明他編.認知言語学論考N0.4[C].ひつじ書房,2005.
[211] 山梨正明他編.認知言語学論考N0.5[C].ひつじ書房,2006.
[212] #12
[213] #12
[214] #12
[215] 湯沢幸吉郎.国語史概說[M].勉誠社,1979.昭和18年刊の複製.
[216] #12
[217] 吉村公宏.はじあての認知言語学[M].研究社出版,2004.2006年3刷.
[218] #12
[219] #12
[220] #12
[221] #12
[222] #12
[223] #12
[224] 渡辺茂彦.中国語の方位詞“上”[J].北九州大学外国語学部紀要,1976,通号29:87-100.
[225] 渡边宾.多義語の意義の位置づけ.国語研究論集編集委員会編.東京大学国語研究室創設百周年記念国語研究論集[C].汲古書院,1998:803-825.
[226] 渡辺実.国語意味論[M].塙書房,2002.
[1] 金田一春彦·池田弥三郎編.学研国語大辞典.学習研究社,1978.1978年7月2刷
[2] 小泉保·船城道雄·本田皛治他.日本語基本動詞用法辞典.大修館書店,1989.
[3] 下中邦彦編集.大百科事典.平凡社,1984年初版.
[4] 陳岩,胡伍乃,戰慶勝.日語動詞例解詞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5] 新村出編.広辞苑(第5版).岩波書店,1998.
[6] 文化厅.外国人のたあの基本語用例辞典(第二版),1971.1981年3刷。
[7] 松本明編.大辞林.三省堂,1988.1989年第7刷.
[8] 松本明監修.大辞泉.小学館,1995.
[9] 松本明·山口穗·和田利政編.日本国語辞典.世界图書出版公司,1996.
[10] 松本明.山口穗·和田利政編.旺文社国語辞典(第9版).外語教学年研究出版社,2006.
[1] 陈芝芳.A Cognitive Semantic Study on English Phrasal Verbs[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Langacker, Ronal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Langacker, Ronald.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4] 林正軍.The Polysemy of English Perception Verbs A Cognitive Study[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5] 王小海.Making Sense of 'Sense'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Sense Di vis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repositions in Learner's Bictionaries[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王志军.A Cognitive Cons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
[7] 吴哲.The study of Modern Russian lexical polysemy[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
[8] 曾建斌.A cognitive-semanric Study of The Hypolymy[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9] 张珂.A Contrastive Study of Existential/Presentational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 Cognitive Perspective[D].开封: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1] 白解红.多义聚合现象的认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9-10,22.
[2] 白丽芳.“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4):58-65.
[3] 鲍维娜.作恶造善之力于一体-从原型理论看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形象[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3):8-13.
[4] 蔡梦麒.《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济南[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6] 蔡有恒.英汉垂直性空间隐喻对比.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1-6.
[7] 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M].学林出版社,2001.
[8] 陈杰.从认知角度看汉英语言的空间隐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00-101.
[9] 储泽祥.现代汉语名词的潜形态-关于名词后添加方位词情况的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5,增刊:48-53,64.
[10] 陈莹,石兰.“上”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表达[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3):73-75,88.
[11] 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黄河泽.1988.国外语言学,1985,(1):10-20.
[12] 戴卫平,许林林.“上/下”与“UP/DOWN”的地位隐喻[J].广西社会科学,2006,(1):148-151.
[13] 戴卫平,裴文斌.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Vol.21(6):90-94.
[14] 道尔吉.汉语方位词的文化涵义探析[J].内蒙古社科(汉文版),2001,(5):41-44.
[15]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6] 段业辉.论“V+上/下”结构中的“上”和“下”[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0,(2):71-76.
[17] 范洁清.浅议“上、下”与人体器官词语搭配的不对称性[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3):32-35.
[18] 范洁清.试论“上”与“下”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Vol.18(6):57-62.
[19] 范晓.“施事宾语”句[J].世界汉语教学,1989,(1):22-25.
[20]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1] 方经民.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J].世界汉语教学,2004, (2):5-15.
[22] 房玉清.助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4):45-56.
[23] 冯毓嫒.原型范畴理论对于学龄儿童词汇教学的启示[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34-38.
[24]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5] 高名凯.关于汉语的词类分别[J].中国语文,1953,(10).
[26] 高桥弥守彦.处所名词中的两个问题[J].海南师范学报,1993,(3):99-104.
[27] 高元石.“方位语词”的文化蕴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1),39-42.
[28] 葛婷.“X上”和“X里”的认知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1):59-68.
[29] 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0]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1] 韩静,冯建文.加拿大高校人文教育思维之拓展-从原型批评理论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和再生说起[J].求索,2008,(7):561,661,761.
[32] 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3] 何学德,黄涛.小品词-UP-语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17(3):22-27.
[34] 何学德,蒋橹.小品词-OUT-语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Vol.22(4):46-49.
[35] 何英玉.语义学 迈向21世纪的语言学[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6]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4,(4):69-75.
[37] 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38] 华晓会,郭永刚.从认知视角探析多义词“あげる”的日汉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期:154-156.
[39] 华晓会,郭永刚.多义“に”格助词的认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8期:152-154.
[40]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41] 黄敏.仙桃方言中动词“上/下”带宾语的对称性情况考察[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2] 佳惠.相反方位词在成语里的搭配法[J].修辞学习,2001,1期:17-20.
[43]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4] 蒋华,杨安红.浅析“上”作动词及“上上”连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Vol.15(1):85-86.
[45] 蒋华.动词“上”的自由与粘着用法[J].殷都学刊,2003a,(1).
[46] 蒋华.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J].东方论坛,2003b,(5):45-48.
[47] 蒋华.“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及其解释[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71-72.
[48] 蒋华.趋向义“上”和继续义“上”的对比分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1):54-56.
[49] 江天芳.从原型角度看及物句范畴的内部结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0-102.
[50] 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J].外国语言文化研究,2005,(1):41-47,154.
[51] 姜怒.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与缩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2):88-92.
[52] 江宇冰.说“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2.
[53] 金胜昔,王丹.从原型理论视角看英语广告的翻译[J].长春大学学报,2006,(5):30-32,52.
[57] 金顺熙.上下义动词、名词的认知基础及其隐喻发展[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58] 蓝纯.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中的类典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9] 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中国英语教师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0]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 李冠华.由“上、下、进、出”充当的趋向补语对处所宾语的语义限制[J].汉语学习,1985,(6):17-18.
[62] 李和庆,张树玲.原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3,16(2):9-12.
[63] 李洁,杨彬.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视角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Vol.9(3):162-164.
[64] 李金兰.现代汉语身体动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毕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65]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1992.
[66] 李瑞华等译.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2000年 第5次印刷(Geoffrey Leech,1981.Semantics[M].second edition.Pelican Books).
[67] 李淑康,董传杰.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4):47-48,51.
[68] 李文莉.“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a,Vol.25(2):75-77.
[69] 李文莉.形式对称与语义对立的不一致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b,Vol.25(5):431-433.
[70] 李瑛.“上下”域方位隐喻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Vol.2(3):59-61.
[71] 李远喜.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Vol.7(4):70-75.
[72] 李正花.“(在+)X+上”结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73] 梁银峰.目的标记“来”“去”的形成过程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74] 林璋.“V上”和“V上げる/V上がる」构成的体.张威主编,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日本学框架与国际化视角[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9-108.
[75] 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Vol.37(5):362-367.
[76] 铃木裕文.日语“V出す”和汉语“V出”的差异[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3期:44-47.
[77] 铃木裕文.主观位移表达的日汉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季刊),2005,2月:10-16.
[78] 刘广和.说“上-2、下-2、起来-2“一兼谈趋向补语、动趋式[J].汉语学习,1999,(2):11-14.
[79] 刘建刚.从“上下图式”到“等级图式”-空间方位关系在语言世界的映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Vol.4(2):197-202.
[80] 刘俊莉.试论主导“上”“下”二词使用发展的认知原型特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a,(1):98-102.
[81] 刘俊莉.认知模式的差异对“上”“下”二词使用的影响[J].人文视野湖北社会科学,2006b,(1):111-113.
[82] 刘然,柳文文.从原型理论看中国月亮意象[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7-128.134.
[83] 刘旭宝,程放明.汉日语方位词的特性与作用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 学报(哲社科版),2002,(12)329-332.
[84] 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8.
[85] 刘佐艳.从认知角度看多义现象[J].外语研究,2002,(5):12-52.
[86] 卢华岩.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18-22.
[87]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2004年6月重排版.
[88] 陆俭明.隐喻、转喻散议[J].外国语,2009,(1):44-50.
[89] 鹿军红.上-下意象图示及其隐喻投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Vol.26(5):109-111.
[90]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91] 吕叔湘.现代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2] 吕叔湘.吕叔湘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3] 罗凌萍.原型范畴理论视野下的If条件句认知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9):57-59.
[94] 倪建文.方位词“上、下”在使用中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J].修辞学习,1999,(5):18,9.
[95] 倪虎.中国手语动词方向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96] 彭开明,杜成,徐建英.认知图式理论在翻译建构中的意义及其具体运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21-124.
[97] 秦峰.原型理论对发展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发[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203-204.
[98] 邱斌.古今汉语方位词对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99] 邱广君.现代汉语动词的方向体系[J].中国语言学报,1999,(9)期.
[100] 任鷹,于康.从“V上”和“V下”的对立与非对立看语义扩展中的原型效应[J].汉语学习,2007,(4):13-20.
[101] 沈家煊.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J].当代语言学,1994,(1):12-20.
[10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103] 盛文忠.从汉日对译看汉日认知模式之差异-以句式、动词和主语的使用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47-51.
[104] 史錫尧.使用动性语素“上”、“下”的心理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1986,(4):203-206.
[105] 束定芳.论隐喻产生的认知、心理和语言原因[J],外语学刊,2000,(2):23-33.
[106] 束定芳编.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002 年第2次印刷.
[107] 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2001,(2):28-31.
[108]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09] 孙蕾.方位词语义辨析[J].外语学刊,2005,(4):1-8.
[110] 谭学纯,肖莉.比喻义释义模式及其认知理据-兼谈词义教学和词典编纂中的比喻义处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01):8-16.
[111] 童盛强.也说方位词“上”的语义认知基础[J].教学与管理,2005,(30):63-64.
[112] 童盛强.也说方位词“上”的语义认知基础-兼与缑瑞隆先生商榷[J].语言文字应用,2006,(1):87-92.
[113]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14]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115] 王丹.论“上”在现代汉语中的认知隐喻意义[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116] 王国栓.趋向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17] 王洪刚.外语教学中引入隐喻对学习者词汇学习策略与思维模式影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18] 王俊毅.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分类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5):17-24.
[119] 王开文,覃修桂从认知角度看“上下”和“左右”在语义上的相同和相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60-63.
[120] 王力.汉语史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1958.
[121]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2] 王仁强,章宜华.原型理论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6):501-901.
[123] 王希杰.“上”:视点和对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Vol.24(1):85-88.
[124] 王新宇.论翻译过程中的图式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4):15-20.
[125]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26]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127]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a.
[128] 王寅.中西语义理论对比研究仞探-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b.
[129] 王媛.现代汉语单音节动作动词的方向性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 大学博士论文,2007.
[130] 魏丹.原型范畴理论对过去时意义的解析[J].科技信息,2007,(8):14-15.
[131] 文炼.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95-100.
[132] 文雅丽(泰).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7.
[133] 吴峰.“上/下”对称和不对称的历时考察[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134] 吴向眉.动词“上”“下”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解释[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172-174.
[135] 吴晓彤,闫新民.汉语方位名词上./下的两种意象图式[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45-47.
[136] 吴玉璋.方位词褒贬意义的普遍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1):6-10.
[137] 伍谦光编.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38]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139] 邢福义.词类难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0] 徐丹,李瑛.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6.
[141] 徐靖.“移动样态动词+处所宾语”的认知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2):82-88.
[142] 徐静茜.趋向动词应属何种词类[J].语言文字学,1983,(2):52-59.
[143] 徐烈炯.语义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
[144] 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2002年第2次印刷.
[145] 徐英平.俄汉语“上、下”空间隐喻对称性考证[J].外语研究,2006,(1):17-19.
[146] 严学窘.广韵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2008.
[147] 杨云.方位词“上”和“下”的空间定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104-108.
[148] 姚灯镇.日语中「頭」的语义扩展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增刊:6-9.
[149] 易雪梅.翻译本质的原型理论诠释[D].南宁: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150] 于康.语义扩展模式与汉日对比研究[J].语言科学,2005a, Vol.4(1):17-30.
[151] 于康.「-てやる」的语义扩展机制与论元角色.日语研究[C],日语研究编委会,商务印书馆,2005b,第3辑:51-68.
[152] 于康,陈小英.「飛ぶ」的语义扩展机制与「飛んだ」的句式义-兼谈移动焦点在句式选择中的作用.日语研究[C],日语研究编委会,商务印书馆,2005C,第3辑:82-100.
[153] 于康.“V下”的语义扩展机制与结果义.张黎等主编.日本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2008年第2次印刷:250-268.
[154] 余弦.汉日方位小句对比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52-56.
[155] 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
[156] 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57] 袁毓林.一个汉语词类的准公理系统[J].语言研究,2000.(4):1-20.
[158] 袁毓林.现代汉语虚词模糊划分的隶属度量表[J].汉语学报,2005,(4):12-21,95.
[159] 曾传禄.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22-26.
[160] 詹淼.一个智慧、务实的“滑头”原型--对哈克贝里·费恩“反英雄”形象的原型解読[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1):48-50.
[161] 张华.“上/下”动词性组合的认知考察[J].语言研究,2002,特刊:120-123.
[162] 张辉.认知语义学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4-8.
[163] 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164] 张会娟.动词“到、去、上“的差别及其中和[J].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71-75.
[165] 张莉.现代汉语多义词新探[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
[166] 张莉,刘孟兰.培养隐喻意识促进多义词学习[J].科技信息高校讲坛,2006,(1).
[167] 张其昀.关于带处所宾语的动词“上”、“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01).
[168] 张其昀.运动义动词“上”、“下”及其宾语[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3,Vol.63(4):68-71.
[169] 章婷.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J].齐鲁学刊,2007,(1):88-91.
[170] 张薇.“上”“下”语义语用辨析[J].语文学刊,2004,(2):105-106,108.
[171] 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172] 张燕春.V+上/下的语义语法分析[D].延边:延边大学硕士论文,1994.
[173] 张玥.“上”“下”空间隐喻的不对称现象研究[J].文教资料,2007,(29):48-49.
[175]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76] 赵广珍.方位词及其修辞色彩[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科、汉文版),1992,(2):50-53.
[177] 赵家新.现代汉语心理形容词语义网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178] 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舰律及其认知动因[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7.
[17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80]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
[181] 赵云霞.《店员》中的受难人物原型探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4):89-90.
[182] 郑女主妍.现代汉语形容词量的认知模式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183] 钟守满,姚明发.“up”与“down”上/下的语义认知结构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赧(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Vol.35(4):123-126.
[184] 周流溪.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a,(3):21-27,80.
[185] 周流溪.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b,(4):12-19.
[186] 周美玲.“上”“下”语法功能的认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6.
[187] 周荐.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著指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88] 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89] 周前方.方位称谓词的语言文化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5, (4):46-51.
[190] 周榕.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Vol.33(2):88-93.
[191] 周上之.汉语离合词研究-汉语语素、词、短语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92] 周统权.“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J].语言科学,2003,Vol.2(1):39-50.
[193]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4]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03年第9次印刷.
[195] 朱立霞.认知语言学与日语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2):1-4.
[1] 鲍克怡.同义词反义词对照词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2] 曹先擢,苏培成.汉字形义分析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0年第二次印刷.
[3] 贺国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语文辞书编篡中心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 胡志勇.汉英新词新语辞典.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行健,曹聪孙,云景魁.新词新语词典(增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6] 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7] 卢志丹.百科大辞典现代流行语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
[8]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
[9] 孟琮等.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
[10] 沈孟璎.新词新语词典.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
[11] 王均熙编撰.当代汉语新词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2] 王群主编.常用字引申义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13] 王同亿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海南出版社,1992.
[14] 王喜.速查同义反义词典.海洋出版社,1991.
[15] 文会,汪澎,李本刚.当代新词语大辞典.大连出版社,1992.
[16] 现代汉语辞海编辑部.现代汉语辞海(全新版).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17] 张庆云编.汉语反义词词典.齐鲁书社,1986.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