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毛乌素沙地东缘全新世气候变化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作者:韩瑞 ; 苏志珠 ; 李想 ; 柳苗苗 ; 马义娟
  • 关键词:粒度;;磁化率;;气候变化;;全新世;;毛乌素沙地
  • 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 出版单位:中国沙漠
  • 分类:气候变化相关
  • 年:2019
  • 期:2
  • ISSN:1000-694X
  • 出版日期:2019-03-15
  • 资源类型:期刊论文
  • 来源:知网
摘要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东缘大柳塔剖面地层沉积物粒度及磁化率特征的分析,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剖面沉积物粒度组成以中砂、粗砂为主,古土壤中黏粒组分含量高(3.32%),风成砂中几乎不含黏粒组分(0.01%),粒度参数的平均粒径M_z和分选系数σ也表现为古土壤高值、风成砂低值;(2)磁化率在全剖面呈有规律的变化,低频、高频磁化率在古土壤中呈高值,湖沼相、弱成壤次之,风成砂最小;低频磁化率χ_(lf)与黏粒(<2μm)含量、平均粒径M_z呈显著正相关,垂向剖面上变化规律一致,指示了相似的气候环境意义;(3)毛乌素沙地在10.39 ka BP附近存在明显的3次冷干-暖湿气候波动; 10.39~9.34 ka BP,气候冷干,风沙活动盛行; 9.34~8.68 ka BP,冬季风衰退,夏季风增强,成壤作用强烈; 8.68~8.29 ka BP,气候寒冷干燥; 8.29~2.72 ka BP,气候整体温暖湿润,在6.55~3.80 ka BP达到鼎盛后转向冷干; 2.72~1.34 ka BP,冬季风占主导,沙丘活化,沙漠扩张; 1.34 ka BP至今,逐渐接近现代气候。毛乌素沙地的全新世气候变化是东亚冬、夏季风此消彼长作用下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