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平王的东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对于平王东迁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好几种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认为西周后期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的是平王东迁的根本原因。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是平王选择雒邑作为其国都的重要因素。
There are various viewpoints in the academia about the reason of the eastward migration of Zhou Pingwang.Via to the researching of the changing climate of Xi Zhou dynasty,this paper's result is that the ultimately cause of the affaire is the arid and cold climate environment in the terminal of the dynasty.Another reason that the king had chosen Luoyi as the national capital is the ascendant environment of Luoyi.
引文
①②③④⑤ 《毛诗序》 :“《云汉》 ,仍叔美宣王也。”孔颖达《正义》 :“《云汉》诗者 ,周大夫仍叔所作 ,以美宣王也。”
    《毛诗序》认为《出车》、《采薇》为文王时诗 ,崔述《丰镐考信录》、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认为是宣王时诗 ,此依后说。
    《毛诗序》 :“大夫刺幽王也。”
    据孔颖达《正义》知此诗亦幽王时人所记成王时之情形。
    《毛诗序》 :“《信南山》 ,刺幽王也。不能修成王之业 ,疆理天下 ,以奉禹功 ,故君子思古焉。”孔颖达《正义》 :“《信南山》诗者 ,刺幽王也……其时君子思古成王焉 ,所以刺之。经六章 ,皆陈古而反以刺今。”知此诗为幽王时人所记成王时之情形。
    ①②③④⑤⑥ 《毛诗序》 :“《召》 ,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孔颖达《正义》 :“《召》诗者 ,周卿士凡国之伯所作 ,以刺幽王大坏也。”
    《毛诗序》 :“《节南山》 ,家父刺幽王也。”诗云“国既卒斩 ,何用不监 !”“昊天不备 ,降此鞠 ,昊天不惠 ,降此大戾。”可见 ,此时周地一定是遭到了严重的灾难 ,以至于其国都要被斩灭了。从西周后期的史实分析 ,我认为这个大灾难很可能就是幽王二年导致“三川竭 ,岐山崩”的大旱灾和大地震。故此诗应作于幽王时期。
    《毛诗序》 :“凡伯刺幽王大坏也。”
    《毛诗序》 :“芮伯刺厉王也。”
    《毛传》认为是幽王时的作品 ,《郑笺》、孔颖达《正义》认为是厉王时的作品。据《国语·周语上》记载和现代科学证明 ,周幽王二年关中地区确实发生过一次大的地震。且诗中记录了一次日食现象“十月之教 ,朔日辛卯 ,日有食之 ,亦孔之丑。”我国古代许多历算家如隋张胄元 ,唐傅仁均、僧一行 ,元郭守敬等 ,都测得周幽王六年建酉之月朔日辛卯曾发生过日食。近世学者引用奥地利天文学家奥泊尔孜《日月食典》的数据 ,也确认在公元前七七六年 (即幽王六年 )九月六日 (即周正十月 )在亚洲地区曾发生过日食。这些都与诗中的记载相合 ,所以我认为此诗应为幽王时代的作品。
    《毛诗序》 :“《谷风》 ,刺幽王也。”孔颖达《正义》 :“作《鱼藻》诗者 ,刺幽王也。
    ① 孔颖达《正义》 :“《鱼藻》诗者 ,刺幽王也。”
    〔1〕余逢春 周平王东迁非避戎乃投戎辩—兼论平王东迁的原因〔J〕 西北史地,1983,(4)
    〔2〕王玉哲 周平王东迁乃避秦非避犬戎说〔J〕 天津社会科学,1986,(3)
    〔3〕王雷生 平王东迁原因新论—周平王东迁受逼于秦、晋、郑诸侯说〔J〕 人文杂志,1998,(1)
    〔4〕晁福林 论平王东迁〔J〕 历史研究,1991,(6)
    〔5〕蒙文通 古族甄微〔M〕 成都:巴蜀书社,1993
    〔6〕黄春长等 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J〕 第四纪研究,2003,(4)
    〔7〕王晖,黄春长 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 史学月刊,2002,(1)
    〔8〕张敏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出现〔J〕 史学月刊,2003,(5)
    〔9〕杨宽 西周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