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文章以一栋5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背景,对其采用TJⅡ型屈曲约束支撑加固前后的结构进行了地震作用下弹性及弹塑性分析,弹性分析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规范推荐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处于弹性状态,为结构提供刚度,在中震及大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屈服耗能,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提供可靠性。
引文
[1]殷惠光,姚青,李秉南.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6(6):1-4.
    [2]李俞渝,肖岩.屈曲约束支撑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工业建筑,2007,37(S1):658-662.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4]周云.防屈曲耗能支撑结构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汪家铭,中岛正爱.屈曲约束支撑体系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5,7(1):1-11.
    [6]李国强,孙飞飞,宫海,等.TJ型屈曲约束支撑工程应用分析[J].建筑结构,2009,39(S1):607-610.
    [7]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ETABS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Pushover分析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孙建华,罗开海,王亚勇,等.含屈曲约束耗能支撑的高层建筑地震作用效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29(4):1-8.
    [10]林昕,夏旭标,孙飞飞.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支撑的混合布置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12(2):57-62.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