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隔震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结构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首先介绍了传统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传统抗震技术与隔震技术的区别。然后简要介绍了隔震技术的发展过程,结合一些国内外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滑移隔震技术和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在改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中的作用。
引文
[1]李卫平.1996~2003年全世界灾害地震统计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05,23(2).
    [2]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7.
    [3]毛利军.建筑物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4.
    [4]刘兴衡,张志强,韩绪年.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种类及应用[A].中国橡胶工业协会,2008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暨减震橡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8.
    [5]鄢兴祥,朱玉华.云南省昆明博物馆新馆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0,26(5).
    [6]李慧,杜永峰,屠锦敏,等.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9,25(2).
    [7]魏德敏,康锦霞,韩海崴.基础隔震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理论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1).
    [8]周锡元,阎维明,杨润林.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J].建筑结构学报,2002,23(2).
    [9]潘鹏,曹海韵,齐玉军,等.底部薄弱层结构的柱顶隔震加固改造设计[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31(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