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与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在进行巷道硐室围岩分类和支护设计时 ,特别是在对软岩巷道进行返修时 ,围岩中由于开巷等原因而产生的松动圈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当重视。对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并对今后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的发展进行探讨
引文
[1] FangtingDong,HongweiSong,ZhihongGuo.Thebrokenrockzonearoundtunnelsanditssupporttheory[J].Proceedingsof7thInterna tionalConferenceonGroundControlinMining,Morgantown,WV ,USA ,1998.
    [2] 董方庭,宋宏伟,郭志宏,等.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J].煤炭学报,1994,(1).
    [3] 鹿守敏,宋宏伟.巷道支护松动圈围岩分类方法[C].中国矿业大学第二届国际采矿会文集,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91,(10).
    [4] 鹿守敏,梁士杰,宋宏伟.锚喷支护机理及其支护参数的确定[J].建井技术,1991,(46~47).
    [5] 霍志芳,谷拴成,韩庆达.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的研究[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4,(1).
    [6] 何胜春,陈晴.一种新型巷道围岩松动圈声测仪[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2).
    [7] 赵海云,刘洪彦.新型钻孔多点位移计[J].煤炭科学技术,1999,27(4).
    [8] 周钢,吴振业,贺永年.管缝锚固式多点位移计的研制与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3.
    [9] 王海亮,蓝成仁,付耀升.缝管式多点位移计[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11(2).
    [10] 陈振宇,胡容光.CDJ-II型钻孔多点位移计[J].水电工程研究,1990,2.
    [11] 李大新.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2] 杨永杰,刘传孝,将金泉.巷道围岩松动圈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J].工程地质学报,1997,5(3).
    [13] 宋宏伟,王闯,贾颖绚.用地质雷达测试围岩松动圈的原理与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31(4).
    [14] 张平松,刘盛东,吴荣新.峒室围岩松动圈震波探测技术与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1).
    [15] 邹德蕴,武超,张绪言,等.应用岩体电阻率预测岩体失稳的可行性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1).
    [16] 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17] 卢应发,张梅英,葛修润.大理岩静态和循环荷载试件的电镜试验分析[J].岩土力学,1994,11(4).
    [18] 黄与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ESEM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3,1.
    [19] SongHongwei,ZhaoJian,WangChuang.StudyontheconceptandcharacteristicsofStressrockarcharoundcavernsunderground,Proc.OfUndergroundSingapore2003,Singapore,Oct,200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