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传统网络的核心时差参数是被CPM算法逆向计算程序的技术路径规定的。BANT网络依据网络计划系统从初始时态转化为临界时态的规律和其实现途径的研究成果,并按照网络层次结构理论设计其时差参数体系。网络时差理论是网络计划技术的核心内容。通过核心网络时差参数的比较,阐述了二者网络时差参数体系的实质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计划技术原始创新的时差理论。
引文
[1]任世贤.单、双代号网络算法系统结构不相容的揭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15(4):1-9.
    [2]任世贤.传统网络总时差计算方法的商榷[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11):130-140.
    [3]任世贤.CPM算法逆向计算程序错误的原因[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7):45-51.
    [4]任世贤.网络系统运行过程机理的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1,15(2):88-94.
    [5]任世贤.科学技术工程中项目管理软件核心技术的哲学解读[J].科技进步与对策(中国工程管理论坛·2008文集),2008,25(10):12-17.
    [6]任世贤.BANT网络计划技术——没有逆向计算程序的网络计划技术[J].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4-45.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网络计划技术(GB/T.1-13400.3-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2.
    [11]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12]周炳炎马小良.时差——工作操作时间的机动性[M].//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36-242.
    [13]黎谷.论网络计划的时差[M].//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43-250.
    [14]张书行.工序时间参数中的时差[M].//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251-255.
    [15]H.N.阿尤加.网络法施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5-125.
    [16]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工程网络计划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17]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教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8]任世贤.论相关时差[J].贵州科学,1992,10(1):15-22.
    [19]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3-49.
    [20]华罗庚.统筹方法平话及补充[M].//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10-13.
    [21]任世贤.论虚元素[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19(1):69-78.
    [22]任世贤.再论虚元素[J].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1,7(9).
    [23]任世贤.网络符号序列复杂性研究的几个重要概念[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11):26-31.
    [24]任世贤.网络层次结构理论及其在BANT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中的应用[M].//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决策科学理论与创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9-18.
    [25]任世贤.没有逆向反演的有时限网络计划[M].//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53-359.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