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汶川地震浅谈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灾害护理能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引文
[1]南裕子.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64.
    [2]张利岩,韩淑贞.论灾害护理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2):123.
    [3]林琳,何国平,李祝英.灾难救援中护士的角色和职责[J].护理研究,2006,12(30):2030.
    [4]谈国强.青川县乡镇地震灾区卫生监督应急与管理[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8,15(4):603.
    [5]蒲丹.67例疑似气性坏疽地震伤员院内交叉感染控制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8):620-622.
    [6]吴恒义.地震伤中2种不容忽视的特殊感染[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5).
    [7]秦虹云,季建林.PTSD及其危机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9):614.
    [8]周小东,刘潇.简易、快捷的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中的运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8,20(3):1-3.
    [9]赵文静,赵雪生.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要求[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0):85.
    [10]陈健.对突发灾难事件应急处置的思考[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1(8):370.
    [11]王建凤,李桂耘.灾害医学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6),619.
    [12]张晨霞.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26-12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