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贵州灾害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近代贵州灾害有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两类。呈现出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受灾范围广;以水、旱二灾为最重;战争、匪祸和民变都十分突出三大特征。灾害的原因来自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掠夺性的地方苛政;地方政局混乱动荡;鸦片种植泛滥四个方面。灾害使得贵州田亩财物受损;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生产秩序难以恢复。
引文
[1]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东方杂志[J].第14卷第10号.
    [3]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1919-1949)[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4]新华日报[N].1945-10-8.
    [5]光绪普安直隶厅志:卷1[Z].
    [6]朱批档: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黄槐森折[Z].
    [7]贵州省图书馆,编.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8]大公报[N].1925-8-10.
    [9]覃子建.贵州地震历史资料汇编[Z].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1.
    [10]周春元等,编.贵州近代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11]蔡少卿,编.民国时期的土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2]姚兰图.民国前期贵州土匪问题研究(1912-1926)[DB/OL].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清]罗文彬,王秉恩.平黔纪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4]贵州公报[N].1912-7-27.
    [15]周恭寿.续遵义府志:卷13[Z].民国25年刻本.
    [16]贵州日报[N].1946-1-4.
    [17]黔风[Z].1912-11-22.
    [18]贵州省织金县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织金县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19]卢惠龙.贵州六百年经济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0]册亨县志[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21]中央日报[N].1945-1-11.
    [22]民国兴仁县志:卷17[Z].
    [23]民国桐梓县志:卷1[Z].
    [24]大公报[N].1925-8-10.
    [25]民国贵州通志:卷29[Z].
    [26]铎报[N].1916-12-3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