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州古城空间结构的稳定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苏州建城二千五百余年,城周盈缩甚小,基址未变,呈现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水网的围绕分不开,也与城池的布局合理与城墙建筑的坚固相关,还与历史上苏城所受灾害较少有一定关系.
引文
[1][2][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
    [3][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卷二.
    [4]见同济大学出版社《吴文化与苏州》中廖志豪等《苏州城的变迁与发展》、张英霖《苏州古城为阖闾城的事实无可置疑》.《苏大学报》1993年第二期吴奈夫《春秋吴都研究的若干问题》等.
    [5][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
    [6][29][清]徐崧等《百城烟水·苏州》.
    [7][17]顾颉刚《苏州史乘笔记》.
    [8][11][31][唐]陆广微《吴地记》.
    [9][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一.
    [10][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2]见[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
    [13]民国《吴县志》卷四十四.
    [14][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物产》.
    [1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委》卷三十四.
    [16]见[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城邑”.
    [18]见同治《苏州府志》与江苏省地震办公室《地震及其预测预防》一书统计
    [19]左丘明《左传·哀元年》.
    [20][21][22][23]民国《吴县志·兵防》.
    [24]王(?)《宋平江城坊考》卷首叙目引《姑苏志》.
    [25][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
    [26][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7][清]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一.
    [28]《乐府诗集》卷六四陆机《吴趋行》.
    [30][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三.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