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设计分析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大部分地区为地震区,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的西部地区,在地震作用下房屋会破坏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提高房屋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规范,确保了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当前村镇房屋抗震设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汶川地震的震害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抗震规范的发展及现状,并重点从房屋的抗震概念设计,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村镇房屋抗震薄弱原因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村镇房屋抗震薄弱原因的分析,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以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引文
[1]陈国兴,陈忠汉,马克俭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2008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3]潘明辉,缪昇.从云南省大姚县6.2级地震看我国小城镇和村镇房屋存在的抗震问题[J].世界地震工程,2004.12.
    [4]葛学礼,朱立新,王亚勇,范迪璞,王新平,崔健等.村镇建筑震害与抗震技术措施[J].工程抗震,2001.3.
    [5]郭容,杨正湘,汪成.太阳山周围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查[J].工程抗震,2002,6.
    [6]葛学礼,王亚勇,申世元等.村镇建筑地震灾害与抗震减灾措施[J].工程质量,2005,12.
    [7]王亚勇,戴国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疑问解答[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