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的云异常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 中文刊名:遥感信息
  • 英文刊名: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 作者:郭广猛 ; 王斌
  • 出版日期:2005-10-30
  • 机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宁夏贺兰县粮油购销公司 北京100101 ,银川750200
  • 年:2005
  • 期:05
  • 出版单位:遥感信息
摘要
<正>90年代以来王斌、寿仲浩等人使用云成功地预报了多次地震,并提出了地震云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应力使地壳运动、摩擦、甚至破裂,产生大量热量,使地下水变为蒸汽,然后从裂隙中喷射出来冷凝为云。该理论和杜乐天先生的“地球排气”理论不谋而合。杜乐天先生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大量高压气体如CO2、H2、CH4等,溢出地表后使地面增温。这种增温已经被卫星观测所证实。国家地震局的强祖基研究员通过观测这种温度异常成功地实现了多次地震预报。我们认为当溢出的是水蒸汽时,水汽冷凝成为云,就是地震云,可以据此来预报地震。2004年8月9日6点(北京时间),一个线性云团出现在甘肃上空(图1),我国的FY-2C静止气象卫星记录到了其演变的全过程。该云团的特点表现为:该云团在6点时突然出现,不是由周边地区逐步运动而来,然后由小变大,到14点消失,8个小时内没有移动,云团的前端始终位于地面某点上空,而周边云团在不停运动。这意味着该云团是从一个固定的断裂处喷出的气体冷凝而成,是地震的前兆。17天后,据美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8月26日21时54分28秒(北京时间)在北纬33.78度,东经104.95度发生4.8级地震。震中位置就位于云团出现的地方。
引文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