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6.2级地震震源动力学过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根据景泰6.2级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和国内地震台网单台震级测定值的空间方位性,研究了本次地震震源动力学过程.得到:本次地震震前3—5个月震源区NW-SE向(或与此方向大致相同)拉张应力增强,约震前20余天张应力进一步增强,最终导致近EW向断层发生NWW-SEE向错动.这一错动方式引起震中NWW和SEE方向的地震观测台接收到强地面振动,而震中NE和正南方向的台接收到相对弱的地面振动.最后阐述了关于地电阻率短临地震预报的认识.
引文
陈大元、陈峰、曹其平、于淑筠,1991.原位岩体剪切和摩擦实验中视电阻率变化特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38pp,地震出版社,北京.杜学彬,1992.临震ρs突变的活断层-应力场效应.地震,1:18—26.杜学彬、赵和云、陈宝智,1993.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活断层、发震应力场.地震学报,15,303—312.杜学彬、赵和云、陈宝智、郭惠敏,1992.景泰6.2级地震地电阻率变化特征.中国地震,8,3,28—35.杜学彬、陈宝智,1993.地电阻率临震突变识别.西北地震学报,15,3,50—56.郭增建、秦保燕,1979。震源物理,104—158.地震出版社,北京.候康明、张守洁、袁道阳、曹克信,1992.1990年景泰6.2级地震的裂度分布及发震断裂.中国地震,8,1,60—67.候珍清、才树华,1990.甘肃景泰—天祝6.2级地震.西北地震学报,12,4,48.陆阳泉、钱家栋、刘建毅,1990.大型花岗岩标本缓慢膨胀破裂过程中电阻率和声发射前兆特征的实验研究.西北地震学报,12,2,35—41.温增平,1991,1990年10月20日天祝,古浪6.2级地震震源机制解.西北地震学报,13,1,92.阎志德、王周元,1992.1990年10月20日景泰地震的活动图象及其特征.西北地震学报,14,2,42—4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