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级差收益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对国内外煤矿级差收益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中国国有煤矿的具体情况,对现有的级差收益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评价与探讨。
引文
[1]胡昌暖、王彦等.《资源价格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2]陈于恒等。《煤矿级差矿利的确定及其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7(1)[3]王庆一,《煤炭资源管理,租借和定价》.煤炭经济研究,1995(1)[4]孙建明编译.《国外矿产经济研究概况》.矿业译丛,1992(4)[5]戈夫.《论煤矿级差收益》.煤炭经济研究,1993(9)[6]张应红等,《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地震出版社,1991[7]袁怀雨,舒航.《矿产经济理论与实践》.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8]王立杰,《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博士论文,1992[9]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矿井(矿区)综合评价及分类》.研究报告,1992[10]袁怀雨,陈希廉.《矿产资源有偿开采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2)[11]肖国兴。《论国家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的实现》(下).煤炭经济研究,1994(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