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卫生防疫工作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通过亲身参与汶川大地震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后应急卫生防疫工作模式:一是在地震灾区开展应急防疫工作要严格区分疫区和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重点;二是要因地制宜,科学地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三是应及时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应急培训。
引文
[1]卫生部.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
    [2]王声涌.汶川地震对中国卫生防疫救援应急队伍的挑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629-630
    [3]柯跃斌,程锦泉,余淑苑,等.地震灾害与饮水安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79-481
    [4]吴永宁,靳晓梅.地震灾害中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保障[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70-472
    [5]欧阳小艳.建立检验检疫机构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机制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8,31(4):224-225
    [6]李平,章琪,田桢干,等.北川擂鼓震区卫生防疫消毒效果初步评价和传染病监测[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8,31(4):226-228
    [7]孙承业.地震对灾区群众的健康影响与应对[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476-478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