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引发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的强度、烈度、破坏性和波及范围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地质灾害,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此提出了科学评价与合理规划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环境整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之对策。
引文
[1]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R].北京:2008.
    [2]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R].北京:2008.
    [3]韩东银,魏英祖.生态系统地震灾害及其深层机制[J].国际地震动态,2007(337):16-24.
    [4]王益谦.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EB/OL].北京:中国环保网,[2008-07-23].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080723111922585.
    [5]许向宁,王兰生.岷江上游松坪沟地震山地灾害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3(2):31-35.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