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耿马地震的成因机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介绍并分析了澜沧7.6和耿马7.2级地震极震区所出现的典型震害及其形成机制.结合震区构造特征,分析了两次地震的构造运动差异:澜沧7.6级地震以木戛断裂的强烈水平错动为特征;耿马7.2级地震则以汗母坝断层的垂直运动为特征.木戛断裂与汗母坝断裂错动形式的明显差异,可能与耿马7.2级地震震源区主压应力轴方向的局部调整偏转有关;澜沧7.6级地震对耿马7.2级地震起到了触发作用.
引文
俞维贤、侯学英、周瑞琦、柴天俊、谷一山,1991.澜沧-耿马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地震研究,14,3,203-214.俞维贤、柴天俊、侯学英,1991.澜沧7.6级地震形变带.地震地质,13,343-352.那向谦、石成纲、周锡元、刘志刚、刘家骏、潘凯云,1991.澜沧-耿马地震中建筑与结构震害特征,108-127.科学出版社,北京.击瑞琦、谷一山、俞维贤,1990.耿马7.2级地震某些震害现象及其解释.地震研究,13,402-410.王绍晋、于利民、李钦祖,1991.利用振幅比资料测定澜沧-耿马震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地震研究,14,3,195-202.云南省地震局,1988.云南省地震资料汇编,358-363.地震出版社,北京.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