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新生代盆地地震地层特征及其构造岩相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 中文刊名:科学通报
  • 英文刊名:Cinese Science Bulletin
  • 作者:郑彦鹏 ; 刘保华 ; 吴金龙 ; 王揆洋 ; 王述功 ; 韩国忠 ; 梁瑞才
  • 中文关键词:南黄海 ; 地震地层 ; 声波基底 ; 岩相特征
  • 出版日期:2001-12-30
  • 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003,青岛 266061,青岛 266061,青岛 266061,青岛 266061,青岛 266061,青岛 266061
  • 年:2001
  • 期:S1
  • 出版单位:科学通报
摘要
用最新获得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剖面对南黄海盆地上部构造层进行了进一步划分,结合钻井资料,对晚第三纪中、晚期以来南黄海盆地的构造特征和环境演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浅层地震剖面揭示的声波基底代表了渐新世末-中新世初南黄海盆地的基本形态.通过穿越盆地的典型地震剖面与重力布格异常、磁力异常剖面进行综合对比,识别出盆地边缘断裂以及一些盆地内部构造,并将其声波基底划分为盆地型、古生界型和岩浆侵入体型3种基底岩相类型.
引文
1秦蕴珊,赵一阳,陈丽蓉,等黄海地质.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1~133
    2许薇龄.论南黄海的两个新生代盆地海洋地质研究,1982,2(1) :66~77
    3许薇龄.地质特征.见:刘光鼎,主编.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15~247
    4柴利根,王舒畋.南黄海构造体系与油气远景评价海洋地质研究,1982,2(2) :9~19
    5吴继全.郯庐断裂以东华北块体和扬子块体拼合带.见:刘光鼎,主编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34~342
    6刘星利.对南黄海境内扬子准地台界限和演化的探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3,3(2) :67~72
    7王丽顺,徐建章.南黄海盆地下第三系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探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5,5(1) :39~46
    8李凡.黄海埋藏古河道及灾害地质图集.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114~123
    9李凡.黄海埋藏古三角洲.地理学报,1998,53(3) :238~244
    10赵松龄,李国刚.黄海南部黄海槽沉积的成因及其浅地层结构海洋学报,1991,13(5) :672~678
    11杨子赓.南黄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及环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5,5(4) :1~19
    12李乃胜.黄海三大盆地的构造演化海洋与湖沼,1995,26(4) :355~362
    13李乃胜,赵松龄,鲍瓦西里耶夫.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地质.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0. 403~435
    14刘敏厚,吴世迎,王永吉.黄海晚第四纪沉积.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 390~400
    15 Liu Zhenxia, Huang Yichang, Zhang Qinian. Tidal current ridg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J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1989, 59: 432~437
    16 Lee H J, Yoon S H. Development of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Yellow Sea during Holocene sea-level rise.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1997, 67(2) : 341~349
    17许东禹,刘锡清,张训华,等.中国近海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1~143,210~238
    18郑光膺.黄海第四纪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2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