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时期章太炎与康有为经学思想的歧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正> 关于戊戌时期章太炎与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多以“论学殊”、“革政同”来概括,并以为所谓“论学殊”之“殊”,主要在于章、康二人经学主张不同——康有为是经今文学的集大成者,而章太炎则持守经古文学的立场。 本文以为:1.章太炎早年并不是一个经古文学者,其经学主张也不像有些论者所说具有“明显的经古文学倾向”。以经今、古文的对立来概括戊戌时期章、康“论学”的歧异是不准确的;2.戊戌时期章太炎的确对康有为所宣扬的“经今文学”的某些观点持反对态度。但章氏之所以如此,并非是以经古文来反对经今文,而是出于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深沉思考。因此,章、康“论学”之殊实质上体现了二人历史、文化观念的歧异。以下,将以对章太炎早年经学主张的判别及章氏早期思想特征的分析为主,具体说明本文的观点。
引文
① 参见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89年版;《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李泽厚《章太炎剖析》,《历史研究》1978年第3期;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等。
    ② 这里所说“早年”,指章太炎自就学诂经精舍 (1889) 至《訄书》(初刻本)刊行(1900) 这一时期,即通常所说章太炎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
    ③ 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等。
    ④ 见廖平《今古学考·今古学宗旨不同表》,《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巴蜀书社1989年版。
    ① 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② 可参见《膏兰室札记·孝经本夏法说》、《诂经札记·子畏于匡章辨韩李笔解说》、《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后圣》、《今古文辨义》,以及《訄书》中《尊荀》、《杂说》、《独圣》等篇。
    ① 章氏有关孔子高于周公之说,还可见于《儒术真论》、《今古文辨义》等文。
    ② 《孝经本夏法说》作于1893年,见《膏兰室札记》。后此文经修订,发表于1914年《雅言》第10期。修订后,其议论多有与原稿截然相反对者,并与章太炎早期经学观点龃龉。故以往认为修订稿也完成于1893年之说是错误的。
    ③ 还可参见《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后圣》、《尊荀》等篇。
    ④ 以往认为章氏赞成“改制”,是政治上追随康、梁的表现,是所谓“革政同”的根据。此处引述说明,章氏赞成“改制”是以其学术上的见解为依据的。
    ① 见《春秋左传读叙录·序》。
    ② 《春秋左传读》言《左》、《谷》相同、相通者,见“取郜大鼎于宋”、“胥命于蒲”、“大眚葬我小君文姜”、“公会宰周公”、“晋太子圉为质于秦”、“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申蒯’至‘皆死’等诸条;言三传相同、相通者,见“元年春王正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单伯”、“夫人孙于齐”、“鄣”、“卜郊。、“烝尝禘于庙”、“九月癸酉地震”、“秦伯使术来聘”、“卻子登妇人笑于房”、“新宫灾”、“伯姬归于宋”、“君子谓宋共姬女而不妇”、“大雨雹”、“求诸侯而麇至”等诸条。
    ① 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第30-31页。
    ② 见《春秋左传读》“锡鸾和铃”、“郭公”、“惠公之即位也少”、“三(客心)”、“单毙其死”、“世隆”、“楚公子围入问王疾缢而弑之”、“辰在子卯谓之疾曰”、“其弟员”、“天子守在四夷”、“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天道不暗”、“君令臣共”、“君令而不违”等诸条。
    ③ 见《春秋左传读》“烝尝禘于庙”条。
    ④ 章氏力求诸经会通、统一的意向,在同期其它著作中也有表现。《后圣》一文曾感叹:“悲夫!并世之儒者,诵说六艺,不能相统一”,提出以荀子学说来同异孔子经说的主张。《訄书·公言》篇,赞扬孔子将上古以来各持一端的百王政教“通之以三统”,以使“道莫(巾无),而言曰公”的功绩,并表示了对今古文之争的不满。
    ① 参见熊月之《早年章太炎与西学》,收入章太炎纪念馆编《先驱的踪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② 见《膏兰室札记·卷三》。
    ① 章氏一生虽也曾直接投身于改革现实社会的政治活动,但又始终不失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本色。他曾自言其学术次第为“转俗成真”而又“回真向俗”。对章氏这里所说“真”“俗”,后人曾有多种解说。但大而言之,所谓“真”主要指章氏学术中属哲学玄思及理想情怀的部分,并包括属于纯学术研究的部分(如文字、音韵等);而“俗”则主要指章氏对现实社会政治变革的建议、主张及对治国济世的研求。在章氏毕生学术中,这二者同时并存,时有侧重,并经常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之中。这也正是造成章氏思想所以斑驳多彩的原因之一。
    ② 《膏兰室札记·卷三》“西旅献獒”等条。
    ③ 《春秋左传读》“公如齐”条。
    ④ 《致谭献书》。
    ① 《春秋左传读》“西狩获麟”条。
    ② 章太炎对礼法的重视,还可由这一时期他受西方进化观和社会学思想的影响、对荀子“合群明分”说的注重和重新解释来加以说明。戊戌时期的维新派人士都曾十分强调“合群”对救亡振兴的重要意义,但章氏除注重从人类社会起源、进化的意义上对“群”的探讨外,更注意“合群”与“明分”的联结,强调社会的分工、等次、伦常礼仪及法律制度对“群”的进化的积极制衡作用。参见《菌说》,《訄书》之《原变》、《明群》等。
    ③ 《(艹到)汉微言·序》。
    ④ 参见《訄书》中《儒法》、《喻侈靡》、《商鞅》等篇。
    ① 见《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直保护》。
    ① 参见《太炎文录初编·卷-·癸卯狱中自记》。
    ② 见《訄书·学隐》。
    ③ 见《訄书·辨氏》。
    ④ 见《訄书·公言》。
    ① 章太炎在《菌说》等文中曾多次表示过关于自然万物遵循进化公理,而人类则或有退化的可能的意见。此外,章太炎还时常以对人伦的强调,来显示人类同自然万物的区别。
    ② 见《訄书·原人》。
    ③ 参见《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④ 可参见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2年版。汪先生以文化观来分别康、章思想的差异,确有见地,但《合论》将二人思想差异之起点划在戊戌以后,则忽略了二人在早年就已存在的思想歧向。
    ⑤ 见《訄书·忧教》。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