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ORIS软件的雷达干涉测量建立DEM的实验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和其差分干涉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遥感技术。与传统水准测量和GPS测量相比,它凭借其低成本、精度高、面观测、周期性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应用中是这项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一环。文中主要综合各种软件对2003年Envisat获取的两幅地震前Bam地区影像进行处理,生成了Bam地区的DEM,并与同地区2000年获取的SRTM DEM进行比较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一个函数模型,对拟合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引文
[1]舒宁.雷达影像干涉测量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德仁,周月琴,马洪超.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0,25(1):9-12.
    [3]何秀凤,何敏.INSAR对地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与综合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麦永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原理及其应用[J].科教文汇,2007,(10):213-214.
    [5]王志勇.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07:8-24.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