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某地区奥陶系沉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奥陶系在四川盆地内发育较全,且深埋地腹,一般埋深2300m~4500m,凹陷区可达大于5000m以上。根据地面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该区域奥陶系可三分为下奥陶统、中奥陶统和上奥陶统。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奥陶系的上、中、下统保存完整,至川中、川西一带厚度减薄、甚至缺失,这主要是受到加里东期古隆起的影响。二叠纪前的多次构造隆升使这些地区奥陶系地层遭受长期的风化和剥蚀,在隆起的核部,奥陶系被剥蚀殆尽,导致寒武系地层与下二叠统直接接触,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奥陶系残留厚度逐渐加厚、地层也逐渐变得完整,即在靠近古隆起核部处保存不完整,远离古隆起地区保存较好。
引文
[1]徐世琦,洪海涛,师晓蓉.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与下古生界含油气性的关系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开发,2002,09
    [2]胡志水,陈琴芳.川南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及其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4,03
    [3]徐世琦,洪海涛、李翔.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特征与规律[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12
    [4]姚建军,陈孟晋,等.川中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展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08
    [5]郑聪斌,等.鄂而多斯盆地奥陶系热水岩溶特征[J].沉积学报,2001,04:524-525
    [6]川中国石油地质志一四川油气区.石油工业出版社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