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深度偏移在苏北凹陷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叠前深度偏移是实现地质构造空间归位的一项处理技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叠前时间偏移只能解决共反射点叠加问题,不能解决成像点与地下绕射点位置不重合的问题,因此叠前时间偏移主要应用于地下横向速度变化不太复杂的地区[1]。当速度存在剧烈的横向变化、速度分界面不是水平层状时,只有叠前深度偏移能够实现共反射点的叠加和绕射点的归位,使复杂构造或速度横向变化较大的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可以修正陡倾地层和速度变化产生的地下图像畸变。已知精确速度模型的情况下,叠前深度偏移被认为是精确地获得复杂构造内部映像最有效的手段,是一种真正的全三维叠前成像技术[2]。
引文
[1]赵秀莲,徐翠娥.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东海地区的应用[J].海洋石油,2005年,12月(6).
    [2]刘振宽,吴清岭,吴明.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6月(2).
    [3]马在田.地震成像技术(有限差分法偏移)[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4]马淑芳,李振春.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年,6月(2).
    [5]孟祥宾,杨淑卿,徐兆涛.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及其应用[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1月(1).
    [6]吴明华,吴清岭,李文艳.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解释方法研究[J].石油物探,2004年7月(3).
    [7]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
    [8]王红旗,曲寿利,宁俊瑞.高精度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川西地区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12月(4).
    [9]王喜双,梁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与进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12月(4).
    [10]陈立康,胡英.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及应用实例分析[J].海相油气地质,2001年6月(2).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