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遗址四道沟地点年代测定及文化分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大窑四道沟地点发掘剖面发现有下更新统末期至全新统地层沉积,且各层位都出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层和文化遗物的绝对年龄值是遗址深入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四道沟地点运用的两种测年方法及结果所做的总结,并根据古地磁等学科的最新研究对地层时代和所包含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期。
引文
①汪宇平:《呼和浩特市大窑村南山四道沟1983年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86年4期。
    ②田广金:《内蒙古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总6、7期,1992年。
    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的新进展》,《文物考古十年》,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④内蒙古博物馆;《地质调查》,1990年。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1986年。
    ⑥热释光测年由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试,1987年。
    ⑦金牛山联合发掘队:《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文化的研究》,《古脊椎与古人类》,1978年,16卷2期。
    ⑧同①。
    ⑨同②。
    ⑩徐世浙:《古地磁概论》,地震出版社,1982年。
    ⑾古地磁测定由天津地矿所完成,1990年。
    ⑿汪宇平:《大窑遗址的发现及其在考古学上的意义》,《中国考古学会1991年年会论文》,1991年。
    ⒀《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层年代)表》,《地层学杂志》,第25卷,2001年5月。
    ⒁刘嘉麟、刘强:《中国第四纪地层》,《第四纪研究》,2000年2期。
    ⒂程裕淇:《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工作报告》,《地层学杂志》,2001年25卷,增刊。
    ⒃苏朴等:《布莱克负向极性幕在丁村遗址剖面的发现及断代意义》,《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1996年。
    ⒄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⒅黄慰文:《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地层学基础》,《人类学学报》,第19卷4期,2000年11月。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