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调节机能条件下沉积成因层序的三维地震成像和地震属性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为了确定如何把现代地球物理、地质和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了解低-中等供给盆地中河流三角洲沉积过程生成储集体系的机制,一个由地层学家、岩石物理学家、油藏工程师和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多学科项目组对得克萨斯中北部Fort Worth盆地Boonsville气田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研究。为了支持这项研究,汇编了一个由200多口井的测井、岩心、生产和压力资料,67km~2的三维地震资料、VSP和检查炮资料构成的数据库。 我们研究的储集体系是一密集的产气层序。研究区内的气层由厚度为275m~400m的中宾夕法尼亚河流三角洲碎屑岩组成。我们对该储集体系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有证据暗示,该层段内的许多层序是在低调节机能条件下(即处于沉积物聚集的垂直空间受到限制的环境中)沉积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调查低调节机能沉积过程是如何使河流三角洲储层成为一个个单元的。 利用密集的测井数据库(200多口井)以及根据这些测井资料导出的经岩心标定的岩相,我们把Bend碎屑岩层划分为十个成因层序,每个层序的厚度大约为30m。然后,我们利用局部的VSP和检查炮数据作控制把每个序列分界面的测井深度转换成地震双程时间坐标,并在67km~2三维地震网格上确定包含各个序列的地震数据窗。在这些仔细确定的数据窗内计算一系列地震属性,以确定哪些属性是
引文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