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黄土不同含水率下微观结构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或变化取决于土的微观结构。路基强度与变形的破坏,其根本原因是出自于土体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扫描电镜和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工具,定性和定量分析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击实黄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击实黄土的平均孔隙直径、平均孔隙面积和平均孔隙周长在最佳含水率下达到最小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击实黄土大、中孔隙的含量减小,微、小孔隙的含量增多。其微结构模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松散集粒结构→紧密集粒结构→镶嵌结构→紊流结构→定向排列结构。
引文
[1]沙爱民,陈开圣.压实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
    [2]沈珠江.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1996,18(1).
    [3]赵家政,叙洮.分析电子显微镜实用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杨更社,张长庆.岩体损伤及检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施斌,姜洪涛.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分析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6).
    [6]Kevex Instruments.Kevex SIGMA Ultrascan Process[J].Mirage and Mirage Professional User's Manual,1994,(9).
    [7]苏彤,成晓平.微观土样的制作、撕皮与镀膜[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1,(3).
    [8]沙爱民,陈开圣,马峰.黄土室内振动压实特性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
    [9]雷祥义,王书法.黄土的孔隙大小与湿陷性[J].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1987,(5).
    [10]刘红玫.黄土孔隙微结构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方法[J].高原地震,1999,11(3).
    [11]高国瑞.黄土显微结构分类与湿陷性[J].中国科学,1980,(12).
    [12]施斌,李生林.击实膨胀土微结构与工程特性的关系[J].岩土工程学报,1988,(1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