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看我国应急预控机制的完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是汶川大地震的次生灾害,同时它也是应急管理一个相对独立的对象,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胜利是应急预控的成功案例,也是应急管理重心前移的成功典型。应急预控是我国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中一个较少涉及的领域。笔者通过对唐家山堰塞湖抢险过程的分析,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对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案例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其排洪抢险过程的启示,来检析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提出强化应急预控,使应急管理重心前移是完善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必由之路
引文
[1]薛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5~47.
    [2]黄顺康.强化公共应急管理的根本途径[J].广州:广州大学学报,2005,(5):27.
    [3]王群峰.从SARS事件看政府应急管理[J].皖西学院学报,2004,(2):1.
    [4][5]郑依依.史上最恐怖堰塞湖大决堤[J/OL].明报,2008-06-08,新浪网,http//www.sina.com.
    [6]边集.唐家山抢险大事记[J/OL].中国青年报,2008-06-
    03,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03/content-8304041.htm.
    [7]朱红军.国家救援队的真实救援[N].南方周末,2008-05-22(14).
    [8]吴志敏.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危机管理机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8,(1).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