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冻土场地-路基地震动力反应数值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以青藏铁路工程抗震设计与加固为应用背景,采用地震反应分析的二维动力有限元法,开展青藏铁路冻土场地-路基的地震动力反应数值分析,给出了冻土场地-路基最大水平加速度、最大竖向加速度、最大动竖向正应力、最大动水平正应力、最大动剪切应力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冻土层厚度对场地-路基地震动力反应有重要影响。路基顶部,冻土场地的最大竖向加速度远大于非冻土场地的最大竖向加速度,而冻土场地的最大水平加速度小于非冻土场地的最大水平加速度。冻土场地较非冻土场地动应力的峰值基本偏大且频率高,最大动竖向正应力随深度增大呈近似线性增大、而最大动水平正应力和最大动剪应力在冻土层与非冻土层分界附近则呈剧烈波动变化,与非冻土场地路基动应力反应明显不同。据此,指出了冻土场地路基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点所在位置。
引文
[1]周幼吾,郭东信,邱国庆,等.中国冻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程国栋,何平.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3).
    [3]吴紫汪,程国栋,朱林楠,等.冻土路基工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4]郭恩栋,王东升,陆鸣,等.青新交界8.1级地震生命线工程震害[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3).
    [5]吴志坚,孙军杰,王兰民,等.青藏铁路沿线冻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12).
    [6]徐学燕,徐春华,李晓稚.冻土场地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6).
    [7]高峰,陈兴冲,严松宏.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8).
    [8]王大雁,马巍,常小晓.K0固结后卸载状态下冻土应力-应变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8).
    [9]王丽霞,胡庆立,凌贤长,等.青藏铁路重塑冻结粉质粘土动剪切模量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