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岩石动力学研究状况与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从8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岩石动力学的研究状况,同时就岩石动力学学科发展与研究趋向提出了个人看法。
The past and present states of some key aspects of the studies on rock dynamics are summarized from eight aspe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related research are also discussed.
引文
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大冶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R].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66
    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防护工程组会议简报[R].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65
    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地下炸药库爆炸应力波试验与理论分析[R].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86
    4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
    5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6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6,15(增):417~622
    8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增):733~970
    9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20(4):1~144
    10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委会.岩石动力学论文专辑[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767~1946
    11王武林,黄理兴,吕同生.用拉格朗日多点测量和分析法确定岩石的动力本构关系[A].见:复杂岩石中的建筑物[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2陈叶青,冯涉瑜.拉格朗日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爆炸与冲击,1998,(1):51~55
    13王占江.蓝田花岗岩冲击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5):797~802
    14单仁亮.花岗岩单轴冲击全程本构特性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0,(1):41~46
    15席道瑛.大理岩和砂岩动态本构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3):33~38
    16杨春和.地质材料率性相关的内变量本构理论的研究[J].岩土力学,1992,13(1):74~80
    17李彰明.内时理论简介与岩土内时本构关系研究展望[J].岩土力学,1986,7(1):101~106
    18王武林,刘远惠,陆以璐等.RDT-10000型高压三轴仪的研制[J].岩土力学,1989,10(2):69~82
    19朱瑞庚.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花岗岩的破坏判据[J].爆炸 与冲击, 1984,(1):1 ~ 8
     20LiNin g.Dynamic fatigue prope rtiesoft hec racked sandstonesamplesunderfreezingandcyclicloading[J].岩土工程学报,2002,24(5):636~639
    21王明洋,钱七虎.爆炸应力波通过节理裂隙带的衰减规律[J].岩土工程学报,1995,17(2):42~46
    22崔新状.爆炸应力波在各向同性损伤岩石中的衰减规律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3):25~30
    23杨小林.岩石爆破损伤断裂的细观机理[J].爆炸与冲击,2000,(3):63~68
    24王家来.应力波对岩体的损伤作用和爆生裂纹传播[J].爆炸与冲击,1995,(3):15~20
    25蔡忠理.岩土声学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岩土力学,1989,10(3):20~24
    26楼一珊.利用声波测井计算岩石的力学参数[J].探矿工程,1998,(3):43~46
    27贺红亮.冲击载荷下岩石的损伤特性分析[J].爆炸与冲击,1995,(3):21~24
    28楼为涛.干燥和水饱和花岗岩的动态断裂特性[J].爆炸与冲击,1994,(3):53~57
    29王可钧.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几个研究热点[A].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0黄明昌,肖春喜,王靖涛.应力波在主洞围绕射时的波长-洞径比效应[J].岩土力学,1984,5(1):47~56
    31王靖涛.加速发展岩石动力学[J].岩土力学,1989,10(3):6~12
    32钱七虎.冲击荷载作用下有限元方法求解波动过程的精度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1):1~6
    33钟放庆.地下爆炸地震波的数值模拟及震源函数的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1,(1):37~41
    34杨军.岩石爆破分形损伤模型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6,(1):11~16
    35刘浩吾,蔡德所.三峡工程岩体爆破地震效应的神经网络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18~21
    36卢文波.三峡工程岩石基础开挖爆破振动控制安全标准[J].爆炸与冲击,2001,(1):27~32
    37张继青.三峡工程基岩爆破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爆炸冲击,2001,(2):35~38
    38王礼立.爆炸与冲击载荷下结构和材料动态响应研究的新进展[J].爆炸与冲击,2001,(2):37~42
    39李夕兵,古德生.岩石冲击动力学研究内容及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1996,(8):35~40
    40孙钧.岩石动力学研究的若干问题[A].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1唐春安.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灾变[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42冯夏庭.地下峒室 岩爆预报的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4,15(5):471~475
    43谢和平.PariseauWG.岩爆的分析特征及机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3,12(1):28~3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