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地震采集技术与应用效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由于山前巨厚砾石覆盖区地表及地下结构非常复杂,导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和静校正各个环节问题十分突出,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往往较差。针对砾石覆盖区地震资料采集问题,以2006年柴达木盆地所实施的山前砾石区地震采集项目为例,提出了一套针对巨厚砾石覆盖区的地震采集配套技术措施,即利用地震波照明和CRP覆盖次数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针对砾石覆盖区表层结构特点的地震激发和接收技术,以及基于初至波信息的近地表建模技术。结果表明:以上配套技术措施能够较好的解决柴达木盆地砾石覆盖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提高资料信噪比。
引文
[1]王兴芝,刘怀山,贺懿.昆仑山前地震勘探方法及应用效果[J].西北地质,2004(4):87-92.
    [2]张永刚.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J].石油物探,2003(2):3-8.
    [3]尹吴海,甄文胜,魏国显,等.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技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2):111-118.
    [4]赵军国,宋玉龙,魏福吉,等.山前带地震采集技术研究———新疆和田桑株地区采集实例[J].石油物探,2003(2):84-88.
    [5]冯泽元,李培明,唐海忠,等.利用层析反演技术解决山地复杂区静校正问题[J].石油物探,2005(3):93-96.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