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突发自然灾害时的信息传播——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突发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否快速、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关系到救灾工作能否及时、科学、高效地进行,关系到能否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国内外防减灾工作的一项共识,也是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防减灾工作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为此,本文试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介绍邻邦日本构建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笔者2010年暑期赴汶川调查获悉的信息,就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突发时的信息传播进行一番探析。
引文
[1]背景资料:我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情况概览[EB/OL].新华网(2008-05-12)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8-05/12/content_8152712.htm.
    [2]1976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六级以上大地震[EB/OL].新华网(2008-05-13)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13/content_8161267.htm.
    [3]人民网.全国通信业抗震救灾纪实:永不消逝的通信生命线[EB/OL].(2008-06-05)http://cppcc.people.com.cn/GB/34956/7342807.html.
    [4]王庚辰.科学组织: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应归因全球变暖[EB/OL].人民网(2010-08-19)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481153.html.
    [5]我国上半年地质灾害10倍于去年同期[N].新京报,2010-08-20(A20).
    [6]滕五晓,加藤孝明.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