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我国是个多震国家,绝大多数地区为地震区,甚至位于高烈度区,为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应在强地震区及多高层与超高层中推广使用型钢混凝土这种结构体系。文章以高层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对象,研究结构的周期和周期比影响因素。
引文
[1]李仲人.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2]于飞.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梁地震损伤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薛艳东.型钢混凝土结构计算机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赵国栋.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7,37(S1):568-570.
    [5]范进.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0(6):709-713.
    [6]张传超.型钢混凝土精细化建模分析[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7]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P200中文版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8]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9]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
    [10]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