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构造关系的讨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根据人工地震、重力、地质、航磁、大地电磁测深、地震活动及地球化学资料 ,研究了 1 92 0年海原大地震与构造的关系 .结果表明 :海原断层实际是深度不超过 1 0km的铲状逆掩推覆断层 ,而海原大震的震源深度为 1 5~ 2 0km ,因此 ,海原断层与该次大震的发生无关 .海原大地震的发生既与延至软流层顶部的近NS向和近EW向的构造有关 ,也与软流层的物质活动有关 .海原断层上的各种地震形变为地震诱发的产物
Data of artificial earthquake sounding,interpretation of gravity,geology,aeromagnetic detection,telluric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seismic activity and geochemistry are used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1920 Haiyuan M S8.6 earthquake and geologic struct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aiyuan fault is an overlap fold fault taking the shape of the shovel with depth less than 10 km,which bears no relation to occurrence of the 1920 Haiyuan earthquake because the focal depth of the earthquake is 15~20 km.The Haiyuan earthquake relates to both NS and EW structures extending to the top of the asthenosphere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material of the asthenosphere.The ground deformation of all kinds along the Haiyuan fault are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引文
② 银川石油指挥部综合研究队 .六盘山北部构造专题研究报告 .196 6 .
    ③ 梁恕信 ,张云琳 .利用磁变测深探讨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1981.
    ④ 巩守文 .我国四大亚板块交接带上大地变形演化特征与地震大形势 .1988.
    ⑤ 宁夏地质局研究队《地质力学》编图组 .宁夏地区构造体系图 (1:5 0 0 0 0 0 )及说明书 .1980 .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一九二○年海原大地震 [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80 .
    [2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海原活动断裂带 [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0 .
    [3] 汤锡元 ,郭忠铭 .陕甘宁盆地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及油气勘探 [M].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2 .2 9— 32 .
    [4 ] 梁桂培 ,李渭娟 .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构造特征 [J].地震学报 ,1990 ,12 (2 ) :176— 185 .
    [5 ] 梁桂培 ,李渭娟 .南北地震带北段深部构造与均衡异常 [A].见 :马宗晋主编 .大陆多震层研究 [C].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183— 190 .
    [6 ] 李清河 ,郭守年 ,吕德徽 .鄂尔多斯西缘与西南缘深部结构与构造 [M].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92 .
    [7] 姜枚 ,马开义 .中国及毗邻海区磁特征线图简要说明———中国磁特征线构造概述 [M].北京 :地图出版社 ,1984.
    [8] 张云琳 ,安海静 ,刘晓玲 ,等 .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横向变化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J].地震地质 ,1988,10 (2 ) :6 5— 73 .
    [9] 张云琳 ,郭守年 ,司玉兰 ,等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的大地电磁测深 [J].华北地震科学 ,1988,6 (3) :32— 45 .
    [10 ] 应绍奋 ,张祖胜 ,耿士昌 .中国大陆垂直向现代地壳运动基本特征 [J].中国地震 ,1988,4(4 ) :1— 8.
    [11] 梁中华 ,唐建民 ,滕智猛 ,等 .天水地震区浅层地壳速度构造 [J].西北地震学报 ,1991,13(增刊 ) :16— 2 1.
    [12 ] 秦保燕 ,徐纪人 ,翟文杰 .南北地震带北段现今地壳应力场 [J].华北地震科学 ,1986 ,4(1) :1— 15 .
    [13] 向光中 .我国大陆东西向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J].西北地震学报 ,1979,1(2 ) :6 2— 6 8.
    [14] 叶维坤 ,路凤香 .甘肃礼县地区碱性超基性火山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J].地质科技情报 ,1991,10 (增刊 ) :45— 5 4.
    [15 ] 克彼任斯卡斯弗弗 .蒙古新生代玄武岩类组合及与其有关的深部包体 [A].见 :蒙古地质基本问题 [C].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77.10 6— 115 .
    [16 ] 刘武英 .火山与地震的共性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J].西北地震学报 ,1998,2 0 (1) :2 1— 2 7.
    [17] 邓晋福 ,赵海岭 .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深部作用与地震 [A].见 :马宗晋主编 .大陆多震层研究 [C].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
    [18] 章增风 .隐爆角砾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地质科技情报 ,1991,10 (4 ) :1— 6 .
    [19] 肖庆辉 .大陆岩石圈的结构与动力学 [A].见 :当代地质科学前沿———我国今后值得重视的前沿研究领域 [C].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3.7— 16 .
    [2 0 ] 孔令昌 ,刘若新 .土壤气体中氦与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关系 [J].地震地质译丛 ,1990 ,12 (6 ) :34— 38.
    [2 1] ДжрбашянРТ .斯皮塔克地震带的地质和地震地质特征 [J].黄耀支译 .地震地质译丛 ,1991,13(4 ) :33— 37.
    [2 2 ] 邹谨敞 .古浪地区地震构造遥感分析 [J].环境遥感 ,1988,3(3) :36— 41.
    [2 3] 何正勤 ,曾融生 ,陈国英 .南北地震带的瑞利波群速度与地壳结构 [J].西北地震学报 ,1990 ,12 (3) :19— 2 2 .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