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聚类在震群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以1972—1992年新疆98个震群为样本,用U,K,ρ最大地震序列的能量比等8个参数作为测量震群形态的特征量,应用PP聚类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数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98个震群大体可分为A,B,C,D四类.A类震群有24个,其中18个震群发生后,未来12个月内,震群周围有强震发生;而在共计61个C,D类震群中,只有7个在震群发生后,未来12个月内,震群后周围有强震发生;B类震群后的强震发生率仅为3/11,可见,采用PP聚类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出前兆震群(A类),正确地判断震群周围地区的中短期地震趋势.PP聚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新兴分类法,能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序列的类型判别等多项分类中.
引文
陈锦标、吕宏伯、聂金宗,1985.地震活动特征的主成分分析.固体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文集,133—134.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陈平、李国英,1986.投影寻踪一类新兴的统计方法.应用概率统计,3,1,138—143.陈荣华、冯德益,1985.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甩地震研究,8,551—558.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1989.地震监测与预报方法清理成果汇编──综合预报分册,1—30.地震出版社,北京.宋俊高、陆远忠、施玉芳、叶峰,1989.震群用于地震预报的再研究.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文集,地震学专辑,204—229.学术书刊出版社,北京王碧泉、陈祖荫、王春珍,1984.用聚类分析法研究强震的孕震过程.地震学报,6,121—128.朱传镇、王琳瑛,1989.震群信息熵异常与地震预测.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文集,地震学专辑,229—248.学术书刊出版社,北京.Friedman,J.H.andStuetzle,W,1981.Projectionpursuitregression.J.Aner.Statist.Assor,176,817—823.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