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陆相层系地震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勘探和研究证明,川东北地区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是目前针对川东北地区的研究多针对海相层系地层,对陆相层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资料限制,笔者通过运用2维地震资料建立的地震层序格架,对川东北地区的地震相进行了解释、识别,进一步划分出了5类良好的储层地震相,并指示了本区诸层序沉积的古水流方向(物源方向)主要来自北西及北东两个方向。
引文
[1]罗川又,张帆,王兴志等.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5):182-189
    [2]刘昭茜,梅廉夫,郭彤楼,等.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作用及其差异性-以普光、毛坝气藏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5):552-561
    [3]贺振华,蒲勇,熊晓军,等.川东北长兴-飞仙关组礁滩储层的三维地震识别[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31(1):1-5
    [4]秦建中,付小东,腾格尔.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三叠-志留系海相优质烃源层评价[J].石油实验地质,2008,30(4):367-381
    [5]盘昌林,刘树根,马永生,等.川东北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3):27-34.
    [6]杨磊,张健飞,江喻.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4(5):9-12
    [7]谢林,王兴志,张帆,等.四川盆地文井—明月地区大安寨段储层研究[J].中国地质,2010,37(5):1393-1397
    [8]许红梅.薄层灰岩的油气富集区预测方法初探—以川北大安寨段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1):77-84
    [9]刘殊,许红梅.四川大安寨段薄层灰岩油气富集区预测[J].2001,6(2):44-50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