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的玉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本文依据所能收集到的考古资料,对史前时期的玉蝉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了史前玉蝉的分布和区域特点,认为史前玉蝉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三个阶段,使用玉蝉随葬寄托了古人对灵魂再生的希望,同时也是体现基主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一个重要标志。
引文
[1]周南泉:《玉蝉》,《收藏家》1995年11期。
    [2]李玲:《玉蝉的分类与时代特征》,《中原文物》1998年2期。
    [3]李烨:《中国古代的尚蝉习俗》,《中国文物报》1999年4月28日周末鉴赏版。
    [4]吕军:《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玉器》,《江汉考古》1992年1期;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器》,载《东亚玉器·l》,香港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出版,1998年。
    [5]转引自蒋锦昌:《蝉的鸣声与发声》,地震出版社, 2002年。
    [6]转引自吕军:《红山文化玉器研究》,《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
    [7]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玉器》,文物出版社, 2000年。
    [8][28]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白音长汗》,科学出版社,2005年。
    [9][10]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6期。
    [11]刘淑娟:《红山文化的玉器类型》,《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1期。
    [12]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张陵山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文物出版社。
    [1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期。
    [14][16][18][19][22]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15][17][2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石家河罗家柏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4年2期。
    [20][23][25]湖北省荆州博物馆:《枣林岗与堆金台》,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荆州地区博物馆、钟祥县博物馆:《钟祥六合遗址》,《江汉考古》1987年2期。
    [26]参见杨晶:《中国史前玉器概述》,《华夏考古》1993年2期。
    [27]许玉林、傅仁义、王传普:《辽宁东沟县后洼遗址发掘概要》,《文物》1989年12期。
    [29][30][31]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