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绝大部分受灾地区民房倒塌严重,基础设施破坏殆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建设规划当中应该充分考虑防灾减灾问题,加强灾害防治,提高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更加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引文
[1]新华网四川汶川地震专题.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11/content-9923910.ht m,2008-09-11.
    [2]俞雷.江西新农村建设中加强防灾抗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84~8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1/content-4207811.ht m,2006-02-21.
    [4]秦大河.以民为本以农为重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防灾减灾体系[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6lh/1147431.ht m,2006-03-08.
    [5]杨玉华.问诊农村“规划滞后病”[J].中华建设,2006,(3):19~21.
    [6]周筱芳.农村人居环境与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12):65~67.
    [7]程红.提高减灾防灾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1):72~75.
    [8]石金虎.新农村建设与防震减灾[J].防灾博览,2006,(6):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