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伤员的早期心理干预治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  推荐本文 | | 获取馆网全文
摘要
目的探讨玉树地震中后送至我院的伤员存在的心理问题、评价方法和干预措施。方法第一时间成立以神经内科精神专业医生为骨干包括志愿者和护士的心理干预小组,明确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准确评估伤员的心理问题,科学制定工作方案,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对象采取个性化治疗,适时评价心理干预效果并及时改进。结果 35例伤员中的2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经过早期积极心理干预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疗效显著。结论玉树地震后送伤员早期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比率较高,早期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十分必要。
引文
[1]王玉玲,姜丽萍.灾害事件对人群的心理行为影响及其干预研究进程[j].护理研究,2007,21(12):3113.
    [2]李世英,杨晓嫒,崔渝敏.对大批量地震伤员实施分层次心理危机干预护理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3.
    [3]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等.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4]叶一舵.“5.12”地震灾难心理援助的问题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0-35.
    [5]马俊,胡静姿,陆铮.地震灾后人群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637-639.
    [6]赵国秋.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5-47.
    [7]何侃.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复杂性与长效机制[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35):4627.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