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市发展转型背景下“众创空间”的构建路径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众创"模型出发,总结归纳"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创新空间的内涵及发展意义。从空间属性、创新结构和创新驱动等方面阐述其区别于传统孵化器的多重创新模式。从规划视角提出众创空间体系构建路径,依次构建众创平台、众创生态系统及众创区域。最后,结合深圳实例,介绍其发展众创空间的特点及经验。
引文
1 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2 赵夫增,丁雪伟.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众协作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5):63-72.
    3 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60-66.
    4 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2:52-61.
    5 郑钒,海学,刘旋,高强.“车库咖啡”现象调查与思考[J].中关村,2012,05:60-62.
    6 徐思彦,李正风.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J].科学学研究,2014,12:1789-1796.
    7 谢莹,童昕,蔡一帆.制造业创新与转型:深圳创客空间调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2:59-65.
    8 刘春晓.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现状、类型和模式[J].互联网经济,2015,08:38-43.
    9 郑文范,崔明浩.创客模式与战略变革契合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7:27-30.
    10 王兴平.创新型都市圈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机制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14,04:9-16.
    11 朱凯,胡畔,王兴平,李迎成.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源起与进展[J].经济地理,2014,06:9-15+8.
    12 曾鹏,曾坚,蔡良娃.当代创新空间的场所类型及其演化发展[J].建筑学报,2009,11:11-15.
    13 郭建科,韩增林,单良.城市创新空间网络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08:140-142.
    14 顾莹.众创空间发展与国家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建构[J].改革与战略,2015,04:66-69+1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