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种纤维矿物与E.coli相互作用的液相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代群威董发勤邓建军陈武杨杰
  • 会议时间:2013-04-22
  • 关键词:纤维矿物 ; E.coli细菌 ; 毒性效应 ; 液相色谱
  • 作者单位:代群威(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董发勤,陈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邓建军,杨杰(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 母体文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将两种纤维矿物(陕南块状水镁石、重庆奉节纤维状坡缕石)配置成1.6 g/L含矿培养基,接种E.coliATCC25922后37℃共同培养24 h。利用ICP、 Zeta电位仪、PW电导率仪、SEM等手段对作用体系液相特性进行分析。结果:1)实验条件下,水镁石比坡缕石对'E. coli的生长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坡缕石提高E. coli的生长速率同时对其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2 )E. coli对水镁石和坡缕石均有一定溶蚀作用,其对矿物中类质同像存在的替代元素溶蚀效果更为明显。3 )E. coli生长过程液相pH范围内,水镁石和坡缕石与E. coli之间Zeta电位差值分别为44.04-64.24m V和14.57- 22.37 mV。表明水镁石与E. coli相互吸附能力更强,界膜作用程度更高。4 )E. coli与水镁石作用过程中,初始阶段pH和Ec快速变化,源自水镁石表面OH-离子快速进入液相引起离子浓度的快速增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